一包好牛奶的誕生,離不開對每一個生產細節的專注。這也是蒙牛乳業全面完善全產業鏈建設的最終目的。全程把控,專注每一個環節,為消費者生產真正的優質牛奶是蒙牛乳業不變的追求。
2月18日—3月13日,由質量安全管理系統牽頭,蒙牛乳業邀請國際知名認證巨頭DNV(挪威船級社)與LRQA(英國勞氏船級社)對蒙牛質量管理主過程策劃的準確性與后期執行的有效性進行了全面評估。
評估專家針對每個主過程都進行了現場
考察、走訪,并進行了深入評估,針對每個環節的不足與缺陷提出建設性建議與意見,還對國際先進企業的優秀做法進行了分享與對標。
評估專家識別了主過程項目諸多空白點與改善點,為蒙牛乳業2013年質量管理主過程持續改進提供了依據。接下來,蒙牛質量安全管理系統將依據評估組提出的建議與意見分別與各主過程責任人就改進方向與措施進行詳細商討、確定改進排期、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為質量管理體系更快、更準地走向國際化確立新的風向標,也為其在工廠得到最佳執行提供有力保障。
其實,此次邀請國際知名認證巨頭進行評估,只是蒙牛乳業對標國際戰略的一個縮影。蒙牛在去年就已經全面展開了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戰略。
去年,丹麥乳業巨頭愛氏晨曦以22億港元入股蒙牛,蒙牛引進愛氏晨曦先進的“Arlagaarden”質量管理體系,從前端奶源管理到生產質量控制等關鍵領域,與愛氏晨曦展開全面合作。
蒙牛去年對產業鏈的戰略調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蒙牛營運管理系統
物流
管理中心推行的冷鏈GPS過程管理項目,以
北京
、馬鞍山、泰安、眉山、和林五個事業部為試點單位的GPS監控率達到100%,八個推廣單位GPS監控率到達88.9%,效果顯著。
當然,與蒙牛展開合作的國外公司還有很多,蒙牛也在不斷與新的合作伙伴展開合作。整合全球先進資源,逐步完善全產業鏈建設,能夠幫助蒙牛在質量
管控
和質量標準上對標國際。這些舉措也體現了蒙牛乳業的前瞻性,和作為乳企領導品牌的責任感。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棵樹,你砍哪一顆?》
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于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只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于,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測試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么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