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
營銷
聯盟
關系營銷模式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給“市場”下了不同的定義。它提出既有“內部”市場又有“外部”市場,內部市場由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構成,他們的態度和積極性對客戶關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外部市場不僅包括最終用戶市場,還包括供應商、推薦渠道、人才市場等。
由此看來,關系營銷影響的不僅是個體消費者和員工,它也影響到企業的商對商(B To B)關系,如企業同供應商、分銷商及其他業務合作伙伴如何打交道。過去,企業常將供應商視作對手,盡可能地將價格壓到最低;但今天,企業發現,合作性的關系能使自己獲益更多。
戰略聯盟——即能夠創造競爭優勢的伙伴關系——越來越成為商業競爭中的常規武器。它采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聯合性的產品開發,即兩家或多家公司共同分擔研發和營銷新產品的費用;也有縱向聯盟,即一家公司向另一家公司提供產品或部件,再由后者分銷或以它的品牌出售。
美國德爾塔航空公司和迪斯尼樂園打出這樣的廣告:“德爾塔和迪斯尼,帶你進入冒險之旅”,鼓動消費者乘坐德爾塔的飛機前往迪斯尼樂園度假。通過這樣的方式,雙方都能從飛機票、門票和商品的
銷售
上升中獲利。這種聯合促銷實際上也是戰略聯盟的一種——戰略營銷聯盟,一種雙贏的促銷伙伴關系。
親和卡、特許銷售和品牌聯合
常見的一種聯合促銷方式是“親和卡”計劃(Affinity credit Card Program):航空公司常常用這種方式獎勵頻繁旅行的顧客以建立品牌忠誠度。他們同連鎖旅店、汽車租賃公司、長途電話公司和信用卡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一起推銷服務。例如,2002年8月,國航與中國移動宣布了一項合作計劃,中國移動的用戶可用話費積分兌換國航的優惠里程,同時國航的旅客可以用手機進行航班查詢、機票預訂等。
AT&T公司是美國長途電話業的龍頭,在美國政府開放長途電話市場后,其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戰。為維護既有的市場份額,AT&T采取了各種策略,其中之一便是和航空公司進行聯合促銷。AT&T與聯合航空等三家航空公司合作,AT&T長途電話的顧客可享受這三家航空公司提供的優惠。因此,常乘坐這三家航空公司的旅客在打長途電話時多數會選擇AT&T,而常使用AT&T長途電話的顧客外出時也多數會在這三家航空公司中選其一。
聯合促銷的另一種方式是特許計劃
(Li-censing Arrange-ments)。2001年4月至5月,麥當勞在廣州34家分店推出“買套餐、送玩具”活動,具體方式為購買一份麥當勞套餐加10元,就可獲得“史努比”玩具一個。2002年8月,麥當勞又把現在青少年中最為流行的卡通人物“流氓兔”,制成麥當勞的促銷商品,其販售方法與“史努比”的方式相同。不斷推出流行的卡通玩具,是公司“讓客人再來麥當勞”的優秀創意。
品牌聯合(Co-Branding)是應用最廣泛的聯合促銷方式。從應用范圍來看,聯合品牌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產品、廣告以及市場推廣活動中。它可以是兩個甚至是多個品牌的組合。以OneWorld Alliance(寰宇一家)這個品牌為例,它是英國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等八個品牌的超級組合,其中每一家航空公司都從根本上同意像銷售自己的產品一樣銷售合作伙伴的產品,并保證服務水平的基本一致。
由于準許蘇打水、糖果、維生素等不同種類的產品使用自己的品牌,新奇士公司(Sunkist)獲得了1030萬美元的品牌使用費。固特異公司稱,它生產的車胎是奧迪和奔馳車推薦使用的部件。這些現象說明,品牌是一種貨幣資產,可以轉讓,也可以與其他品牌組成協作聯盟。當品牌單獨出現沒有說服力時,聯合品牌可以更好地標明商品的品質。在這樣的聯盟中,品牌的一方或雙方試圖取得對方公司的承諾,以改善在市場中的地位。這類活動有時是把兩種有形產品結合在一起,如IBM電腦和英特爾芯片;有時則是宣傳兩種產品互為補充,彼此可以獨立使用,如Bacardi朗姆酒和可口可樂。
一般認為,最佳的品牌聯合關系產生于兩個目標一致的品牌之間,因為它們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在“碧浪”洗衣粉的包裝上寫著:“推薦一流產品小天鵝洗衣機”;“小天鵝”在銷售時,則贈送“碧浪”洗衣粉給顧客試用。兩者處于不同的行業,但擁有相同的市場目標。
又如,卡夫食品與維亞康姆公司旗下的Nickelodeon兒童節目網結盟,共同推廣與兒童有關的品牌。卡夫食品發起了一場耗資1000萬美元的營銷戰役,在Nickelodeon的下午節目中推出相關廣告,而Nickelodeon節目的角色形象和品牌標識也打在了多種卡夫產品上。這一合作促銷計劃使得“Nick”的名字出現在大約3億卡夫的包裝品上。
但是,品牌聯合并不意味著兩種產品必須是完全互補的。事實上,有時看上去迥然不同的兩種產品搭配起來,反而加強了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加拿大奶制品生產商Natrel,決定與索尼美洲電腦娛樂公司聯手促銷,年輕人購買一支Oh Henry!或Hershey奶昔,就有機會贏得一套索尼PlayStation系統。對Natrel公司來說,這意味著奶昔的品牌上有了增加索尼烙印的機會,使得他們更接近目標。作為回報,索尼在其目標聽眾面前則增加了奶昔的亮相的機會,該計劃實行后立竿見影。
聯合促銷為什么
大衛·托德在《相得益彰的品牌合作》一文中,指出了聯合促銷在過去與今天的不同。品牌間聯合促銷以往充斥的都是一錘子買賣:為了提高各自的銷量,兩個品牌攜手作一次突擊性的共同促銷活動,然后就各奔東西。
然而,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尋找促銷活動的伙伴時會從戰略上進行考慮。他們希望與目標一致的品牌建立起堅實可靠的關系,一種具有長期潛力的關系。簡而言之,他們想“聯姻”。
這一轉變的原因多種多樣。首先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在控制營銷成本的情況下,合作絕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僅是一種趨勢,它已成為一種明智的商業實踐。聯合促銷的成本費用由各方分攤,降低了各方促銷的投資,卻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全日美實業(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
匯聯食品有限公司、美國雅培制藥有限公司等嬰幼兒產品企業曾聯合舉辦免費愛心大禮包贈送活動。
其次,聯合促銷有時能獲得單獨促銷無法獲得的效果。例如,名牌商品的聯合促銷,可以借對方產品的知名度為自己增加新的消費者群。2000年6月至8月,摩托羅拉與桑塔納聯手合作,購買汽車的用戶都可獲得摩托羅拉DSP車載免提通話系統及手機1部。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華北分銷中心總經理說,“上汽”與摩托羅拉公司的這種捆綁合作,目的在于通過不同產業間名牌產品的組合,以品牌的震撼力激活各自的市場。這樣的促銷合作,讓參與者接觸到新的顧客群,可以在一類商品中產生轟動效應,鼓勵消費者試用,同時它還可以為品牌帶來新的銷售渠道。
再次,品牌的超級組合,也有利于企業在競爭中搶占絕好位置。例如,2002年9月底,上海七家旅行社發布信息,宣告成立“神舟之旅聯合體”,共同鍛造“神舟之旅”這一國內旅游品牌旗艦。聯合體成員企業分別出資5萬元,建立風險基金,在經營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麾下所有旅游產品由成員企業專家共同設計,實施統一品牌標識、統一服務規范、統一產品采購、統一銷售價格、統一廣告宣傳,同時整合散布全國的接待網絡吸引客源,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