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是殘酷的。其實“殘酷”兩個字根本無法表達競爭的狀態,更準確的表達是“競爭是你死我活的”。這對于小企業來講有著特別的意義。如果不能迅速占有一塊屬于自己的領地,如果不能盡快確立自己的市場位置,可能就離死不遠了。
小企業資源有限,特別是競爭經驗少,人才匱乏,資金不足。如果不能迅速開辟自己的領地,一旦被對手纏住而拖入持久戰,或者被大企業盯上,恐怕就兇多吉少了。因此,找到成功的捷徑是至關重要的。
那些成功的企業家總是說:成功時沒有捷徑的。其實這是對小企業的麻痹。當然,我并不是說走捷徑就不要那些諸如吃苦耐勞、誠信負責等優良品質了,而更要強化這些。我說的捷徑更不是投機取巧,渾水摸魚。恰恰相反,我說的捷徑是在深刻洞察競爭規律,深刻的分析成功規律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最佳辦法。
所謂大道至簡,其實有時候人們往往忽略最重要的東西,因為最重要的往往是最常見的,最常見的肯定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家人。家人們天天在一起,習以為常了,所以對愛啊、關心啊等等反應就不敏感了,而別人的一點小小關愛可能就會讓我們非常感動,銘記于心。
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做企業,首先要考慮什么才是本,這是最應該考慮清楚的問題,誰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誰就會做大做強。不管你做的是生產性企業,還是服務性企業,其根本就是產品。產品才是小企業成功的捷徑。
很多企業愿意把精力放在設計 營銷 模式、找經銷商、策劃廣告、請代言人等方面,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反而在產品創意上敷衍了事。但往往結果是花了錢,企業卻做不起來,甚至陷入困境。
今天的市場不是商品稀缺時代了,而是供給遠遠大于需求。消費者遇到的最大問題不再是買不到產品,而是選擇哪一個產品的問題。如果你的產品不能讓消費者眼前一亮,與競爭對手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不能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即使你花再多的廣告費,請再大牌的代言人,恐怕也做不起來。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
我說的產品,是超級產品,是具有明顯的創新痕跡的產品,是相比對手更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小企業資源少,如果將資源分散在很多方面,每一個方面都無法做到很出色。只有把有限的、不多的資源集中在一個點上,才有可能做出突圍。十根筷子,折斷任何一根都很容易,但要將十根捆綁在一起,要折斷恐怕就費勁了。但把資源集中在哪個點上,就大有學問了。
比如廣告,你的廣告再多,比得過康師傅可口可樂嗎?比如經銷商,你能找到像五糧液那么厲害的經銷商嗎?比如廣告創意,你能做出像蘋果那樣的廣告創意嗎?這就是問題。對于小企業來說,要在這些方面形成競爭力實在不容易。但產品就不同了:
1.創意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并不一定非要有很多錢。創意新產品主要靠的是智慧,是腦子。
2.產品是一切企業行為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有經銷商,沒有好產品,不行;有廣告量,產品頂不住,不行;有大明星代言,產品頂不住,不行;促銷力度再大,產品頂不住,促銷一撤企業就歇菜。但反過來,就算前面說的那些都沒有,只要有超級產品,經銷商會有的,消費者可能會買的。
成功的機會遠遠大于前者。3.產品問題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早晚你得下功夫。廣告可以不做,促銷可以不做,明星可以不請,但你不能沒有產品吧。產品才是一切的根源。
老干媽是中國市場響當當的一個品牌,但我們何曾見過老干媽的廣告?何曾見過它促銷?這樣一個不做廣告,不搞促銷,絕對現款現貨的品牌,一年 銷售 額高達25億,且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老干媽是怎么做到的呢?秘訣就是產品。
產品好,一切都不是問題。
一款冰紅茶讓方便面品牌康師傅成功成為飲料一線品牌,一款脈動讓樂百氏起死回生,幾款牙膏讓黑人雄踞高端品牌十幾年,一款iPhone讓蘋果震驚世界,一款GALAXYSIII讓三星超越蘋果,一款QQ讓奇瑞進入中低端車一線陣營,一款健齒白讓日漸衰落的中華牙膏重新躋身一線品牌行列,一個QQ即時通訊成就了騰訊帝國,一個搜索引擎讓百度稱霸中國,一碗老湯酸菜牛肉面讓統一重新進入第一陣營。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事實證明,產品創新才是一切的根本。這里并不是要抹殺其它方面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而是針對小企業資源不足的情況,如何迅速突圍,選擇產品創新這個點比選擇其它點顯然容易的多。
我說的產品創新不是簡單的模仿和改進,比如康師傅冰紅茶是PET包裝,你搞一個易拉罐包裝,這不叫創新。要想做出超級產品,就要從差異化出發,充分洞察到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來。這樣的產品一 上市 ,就要給人以震撼,就要像炸雷一樣激起市場的強烈反應。就像冰紅茶,就像QQ汽車。
其實產品本身才是最好的品牌故事,才是最好的公關運動,才是最切實有效的廣告,才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引爆點。一款超級產品可以迅速拔高企業的市場地位,可以強有力的整合包括經銷商、輿論和消費者在內的各種市場資源,可以幫助小企業迅速搶占一塊屬于自己的市場領地。一旦有了屬于自己的領地,企業就可以活下去,只有活著,一切宏圖大志才有機會實現。
回歸產品,聚焦產品,把打造超級產品作為突圍的核心戰略,今天的小企業就會變成明天的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