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戰略,就不會有清晰的目標。
沒有戰略,就不會有真正的優勢。
沒有戰略,就不會有高效的執行。
沒有戰略,就不會有正確的創新。
沒有戰略,就不會有可持續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企業戰略就是要系統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實際上,這對現今的企業高層說明了學習與掌握企業戰略以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的成功來自于正確的戰略。正確的戰略可以幫助企業確定企業發展目標,指出企業未來發展點,并明確企業的發展能力,實現企業長遠發展。企業戰略,運籌于內,決勝于外。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行業內部龍頭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戰略層面的對決。
企業發展戰略的本質特征是發展性,是著眼于企業發展。雖然有些企業戰略也是為企業發展服務的,如企業競爭戰略與營銷戰略,但是它們著眼點與發展戰略是不同的,競爭戰略著眼于競爭,營銷戰略著眼于營銷。
公司戰略,又稱總體戰略,是企業最高層次的戰略。它需要根據企業的目標,選擇企業可以競爭的經營領域,合理配置企業經營所必需的資源,使各項經營業務相互支持、相互協調。戰略是一種方向,一種思路,準確的講,是一種系統的思路,所以,我們的戰略管理就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去認識、理解、解決企業問題,并持續貫穿整個企業過程,而不是只強調階段性的戰略規劃、戰略目標等,因此,戰略管理更應該體現為一種管理思想,它要求我們的企業家首先必須有從戰略意義上管理企業的意識,然后才是階段性的戰略支持——制定戰略規劃、有效實施等。
中國企業戰略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對戰略管理的價值認識不夠和企業專業管理人員的缺乏,約占企業戰略管理失敗的60%以上。總結起來,中國企業戰略管理整體水平低下,對戰略管理的價值認識不夠、戰略決策的隨意性大、盲目追求市場熱點,譚小芳老師認為,主要表現為如下:
1、缺乏長遠發展規劃,戰略變化頻繁;
2、盲目追逐市場熱點,企業投資過度多元化;
3、戰略決策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
4、對市場和競爭環境的認識和分析盲目,缺乏量化的客觀分析;
5、企業戰略計劃流于書面報告,沒有明確的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
6、企業戰略計劃難以得到中高層的有力支持,也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7、有戰略思考,但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戰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體系,導致企業戰略流于形式,無法得到貫徹執行。
比如,客戶如果需要一次性筷子,你卻非要向他推銷耐用的塑料消毒筷子,你就是在做本末倒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如果政府和民眾覺得一次性筷子不環保,你要做得只是將其換成淀粉原料;
過去酒水行業曾經流行過買場的壟斷營銷模式,也有人美其名曰是盤中盤模式,但是,很多白酒企業花了20萬買斷了一個大酒店的專供權,卻只派出一個、兩個促銷員;在廣告投放上,犯這種低級錯誤的就更多了,有的花了300萬請了個著名影星作為形象代言人,而沒有預留更多的錢去做廣告宣傳,只是在包裝上用了一下明星臉;有的企業為了打造品牌準備投放一千萬的戶外廣告,卻只花了3萬元請個業余設計師做畫面設計。這也就那怪,很多曾經紅極一時的大企業被廣告燒死了,沒有效果,肯定是投放廣告越多,成本越高,虧損越大,甚至,很多廣告還起了反效果。
今天,我們一提到巨人,就想起了網游,一提到阿里巴巴,就想到了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戰略平臺,一提到格力就想到空調,一提到麥當勞就想到餐飲,一提到比亞迪就想到節能轎車,一提到聯想就想到電腦,一提到萬科就想到地產,一提到騰訊就想到QQ,一提到華為就想到通訊設備,一提到波司登就想到羽絨服。等等不一而足的企業符號與其所在的市場形成了緊密的關聯,甚至成為它所在行業的標志和代名詞,他們在消費市場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就是企業進行戰略定位和戰略規劃的結果和例證。譚小芳老師認為,縱觀各種戰略管理理論,無不是從這三者出發來考慮企業的戰略制定,因此,形成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戰略管理,即以資源為本的戰略管理、以競爭為本的戰略管理和以顧客為本的戰略管理。
在戰略當中加上思維主見,思維主見就是你對整個大勢的判斷。縱觀歷史你會發現——古往今來以國家為單位來做生意的呂不韋也許算一個,近代的李嘉誠可以算一個——他們是以這樣第一筆生意做下去,以后會引起怎么樣一個反映反映,會不會被放大?會不會成為一個連鎖反應?那么我從這個連鎖反應當中可以得到什么,這樣的一個思考點指導他的經營行為這樣的一個生意精,我們把他叫做新的大的生意觀。
總的來說,企業戰略布局要站得高,才能看得空,從而看得遠。很多情形會對我們當前制定戰略起到誘導作用,我們只有忽視眼前的薄云,穿透過去,目空這一切,才能看到本質,這也就是戰略布局,志存高遠,所向披靡,不考慮其他情況,如患得患失,局部能做好布局。
很多人提到戰略管理的時候,也許會感覺到戰略管理是一個虛的東西,讓人摸不到邊際。但是通過筆者的戰略管理實踐,認為戰略管理是務實的,企業在進行戰略管理的時候要本著可操作性的原則。是務實還是務虛關鍵要看管理者本人是什么態度,想以戰略管理提高自己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就以一種務實的態度來進行企業的戰略管理,那么戰略管理也就不再神秘。
譚小芳老師認為,未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將主要取決于企業家的戰略修煉。今天和未來的中國企業家,必須能夠做好戰略上的抉擇,塑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善于分析和把握企業的戰略環境。如果中國的企業家在戰略定位、戰略境界、戰略思維、戰略運營、戰略底蘊等方面的修煉不到家,將會有相當多的中國企業出現戰略問題,爆發企業災難。如果中國的企業家不善于分析環境,不能把握時代的特點,企業就會迷失方向,遭遇難以預料的結局。如果中國的企業家不懂得利用資源、開發資源和整合資源,中國企業的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就不會培植起來,培植起來了也難以鞏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