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茨伯格借鑒市場營銷學中的四要素(4P)的提法,提出企業戰略是由五種規范的定義闡述的,即計劃(Plan)、計謀(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觀念(Perspective),這構成了企業戰略的“5P”。這五個定義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戰略這一概念進行了闡述。
計劃(Plan)
戰略是一種計劃,是指戰略是一種有意識、有預計、有組織的行動程序,是解決一個企業如何從現在的狀態達到將來位置的問題。根據這個定義,戰略具有兩個本質特點:(1)戰略是在企業發生經營活動之前制定的;(2)戰略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制定的計劃。與其他計劃相比,戰略計劃有決定全局性、使用時限長的特點,通常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其目的是實現企業的基本目標。
計謀(Ploy)
戰略是一種計謀,是指戰略不僅僅是行動之前的計劃,還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下成為行動過程中的手段和策略,一種在競爭博弈中威脅和戰勝競爭對手的工具。例如,得知競爭對手想要擴大生產能力時,企業便提出自己的戰略是擴大廠房面積和生產能力。由于該企業資金雄厚、產品質量優異,競爭對手自知無力競爭,便會放棄擴大生產能力的設想。然而,一旦對手放棄了原計劃,企業卻并不一定要將擴大能力的戰略付諸實施。因此,這種戰略只能稱為一種威脅競爭對手的計策。
模式(Pattern)
戰略是一種模式,是指戰略可以體現為企業一系列的具體行動和現實結果,而不僅僅是行動前的計劃或手段。即,無論企業是否事先制定了戰略,只要有具體的經營行為,就有事實上的戰略。
定位(Position)
戰略是一種定位,是指戰略是確定一個組織在其所處環境中的位置,對企業而言就是確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并據此正確配置資源,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戰略的定位觀認為,一個事物是否屬于戰略,取決于它所處的時間和情況,今天的戰術問題可能成為明天的戰略問題。
觀念(Perspective)
戰略是一種觀念,是指戰略表達了企業對客觀世界固有的認知方式,體現了企業對環境的價值取向和組織中人們對客觀世界固有的看法,進而反映了企業戰略決策者的價值觀念。這個角度指出了戰略觀念通過個人的期望和行為而形成共享,變成企業共同的期望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