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置換和重新分配頻繁地發生在世界,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參與其中,但是為何剛剛并購完成的索愛能夠順利渡過財務危機?明基此次收購西門子手機為何不直接通過資產置換股權的方式,而采用如此“避高就低”的操作方式?規則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有“大錢”才能做大事——財務瑕疵及其風險
代表案例:索尼與愛立信并購案
2001年8月,瑞典電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與日本電子消費品巨頭SONY達成協議,合并其全球行動電話業務,成立新的合資企業。新成立的SONY ERICSSON將負責為SONY和愛立信手機用戶提供售后服務。而愛立信在和索尼合并之前手機方面的虧損就達162億瑞典克朗。
就在索愛剛剛并購完成后的幾個月內,大面積的虧損導致合資企業瀕臨危機,這個時候,并購的雙方企業也是索愛的大股東,索尼和愛立信共伸援手,再度投資,使合資公司起死回升,最終步入良性循環。
案例解析:
“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瑕疵風險主要出現在資產審查和評估過程中,表現在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以下單列,現不討論)以及相關債權債務等幾個方面?!苯K省中美同濟投資有限公司陳媛對記者說。陳特別強調,現金問題存在于并購的前前后后過程中,在并購前審查中,應該主要看現金背后的債權債務。
正如索愛的案例,并購企業在并購前現金流要充沛,要有足夠的資金余量,因為未來的重組改造經常會有變動超出預算,如果因此而擱置下來,就會造成極大損失。
“另外,企業在并購完成后的一到兩年內,企業賬戶盡量不要留有太多現金”陳媛說:“尤其在一些國家法規環境不太一致或不太完善的情況下,單純的資產并購也并不能完全脫開以往相關債務的糾葛,仍會被地方法院以各種理由進行凍結或直接劃轉,即使最后起訴法院獲得成功,寶貴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卻已擦肩溜走。幾年以后,這種狀況將在合并企業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時有所改善。”
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品牌資源與知識產權
代表案例:明基與西門子并購案
近日,西門子手機事業部在過去4季總計虧損達5.1億歐元的情況下,以凈值無負擔的條件,將資產完全移轉給明基,包括現金、研發、相關智慧財產權、制造工廠、設備及人員,并承諾未來提供明基2.5億歐元的現金及服務。
案例解析:
“在明基并購西門子案中,雖然無償獲得了其中的知識產權,但還是要注意審查其知識產權的狀態,是否已經臨近到期,是否業已特許他人使用,是否有所有權或控制權上的瑕疵,尤其要統計其中主要市場地區不同國家的權利狀況”,眾天中瑞律師事務所李靜傳律師說。他說,越來越多的戰略并購中,知識產權資產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提醒企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個并購環節:知識產權盡職審查、知識產權談判、準備獲得知識產權的交易手段、購并后知識產權整合、知識產權登記等。
第一,在知識產權盡職審查方面,要注意審查該知識產權的特征、范圍、有效性、可實施性和局限性,了解涉及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和控制權,以及與此相關的限制性規定及其責任,包括時間限制、地域限制或者潛在協議限制等。
同時,要尤其注意審查并購而來的技術是否會對別的企業構成侵權。
第二,在交易談判時,要注意衡量每項知識產權可能潛在的法律地位變化及其損益,要防止“以次充好”、“以假當真”、“偷梁換柱”式的權利瑕疵。同時,在交易條件、交易結構、交易方式上(如是轉讓還是分享)等方面多做考慮,準備多種方案。
第三,在收購完成后,要加強公司知識管理的力度,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整合,注意一些延伸性或關聯性知識產權的使用。在國際并購中,也不能忽略目標企業可能享有的一些優先權等一些附屬性權利,以免給合并企業造成潛在損失。
通過交易獲得雙重利益——稅收及外匯政策
代表案例:明基&西門子并購案
在明基與西門子的并購案中,雙方不是通過資產置換股權的方式一步完成,而是由西門子先行放棄并購收益,然后拿出5000萬歐元來購買股權,這顯然是在兩處稅率上“避高就低”(避高即避開高的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就低指的是較低的資本利得稅)的英明舉措。因為西門子之前承諾給予明基的、遠遠高于購股價的2.5億歐元的現金和服務給人留下了如此遐想的空間。
案例解析:
稅收會影響企業間的并購決策,精明的企業一般都會通過交易計劃 來獲得稅收利益。在跨境并購的實踐中,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
通過承繼目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使并購企業達到減免稅目的,這主要是指結轉目標企業未使用完并可繼續使用的凈經營損失和稅收抵免等。
通過并購交易將資產重新估值,在資產當前的市場價值大大超過其歷史成本的情況下,在新的資產基礎上計提折舊,就可產生出更大的稅收節省額。
如果進行的是杠桿收購(利用融資進行并購),融資的利息支出可在稅前扣除,從而帶來稅款節省。
另外,在跨境并購時,利用匯率差異可以使并購公司獲得潛在收益,這主要出現在一方企業所在國貨幣存在升值空間時。環球律師事務所的強高厚律師告訴記者,各國的外匯政策也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并購能否順利進行?!皩τ谕赓Y并購中國企業,商務部有一個《外國投資者并購國內企業的暫行規定》,根據該規定,境內居民為換取境外公司股權憑證及其他財產權利而出讓境內資產和股權的,應取得外匯管理部門的核準。未經核準,境內居民不得以其擁有的境內資產或股權為交易對價取得境外企業股權及其他財產權利?!睆姼吆裾f。
企業并購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定要與被并購企業所在地的政府做好公關工作;
在實物方面,企業主要要關注不動產的抵押情況,有時對同一不動產會進行數次抵押,而且不做登記,這種情況要尤其給予充分注意;
在前期調查時,最好列出企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明細狀況;
要注意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對知識產權進行登記注冊,將被收購的知識產權轉入新公司名下。
在我國,雖然許多專利在法律上歸屬于企業所有,但實際技術往往掌握在少數的幾個關鍵人物手里,這樣企業并購時,還要考慮如何留住這些關鍵技術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給這些人一些股權或更為優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