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改變生活
如果今天你還在用一部所謂的功能型手機(Feature Phone),你就徹底Out了!
不過,如果你用著一部新款的iPhone或三星安卓智能手機,卻只用來打電話、發短信、記日程、上微博、查導航,我也只能說:你仍然Out了!
你沒看錯,能上微博、查導航,仍然Out了,根本不值得驕傲和炫耀,因為這些手機可以做更多。作為一名企業家,如果完全不去體驗新技術,和代表未來的消費者生活脫節,當然很Out。
我看了看自己安卓手機的首頁。在這個小小的屏幕上,我將一些最常用的應用放在了首頁,包括日程、微博、微信、飛信、音樂、短信、百度、相冊、相機、地圖、Skype通訊軟件和一個可以記錄每日工作時間花費的軟件。
不過,這并不是全部,只要輕輕滑動手指,手機就可以用來查看和回復郵件、查交通違章記錄、看書、看股票、查字典、上網、掃描條碼購物、上大眾點評、團購、QQ、管理航班出行、游戲、修圖、繳費、支付、玩游戲、指南針。它甚至可以在夜晚辨認天上的星星,或者在聽到一段不知名的音樂時,用手機“聽聽”,它就可以告訴我這是一支什么歌。
我的年近80歲的父親最近也喜歡上智能移動設備。以前他不會使用電腦,鼠標的操作總是讓他感覺沮喪。但是,通過觸摸屏,他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學會了怎樣聽自己喜歡的電臺、觀看電視上看不到的新聞和視頻,輕松地和遠在加拿大的哥哥視頻聊天,坐車出門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他還關心各種打折信息,而且商家在他那里可能更容易得手。而我五歲的女兒最近的一個愛好,是和媽媽搶那部新款的iPhone4S。
所以,“移動改變生活”這句話不僅僅是中國移動的廣告語,而是發生在從80歲到5歲的普通大眾身上。手機,已經迅速成為很多人日常訪問互聯網的主要工具之一。根據新浪微博的報告,用手機上微博的人已經占了所有微博流量的一半。對于很多年輕人,除去工作時間使用電腦上網,在其它時間里使用手機的電話和短信之外的功能,已經成為他們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如果你和一群用智能手機的人一起吃飯,最不愿意看到的恐怕就是大家都不說話,而是拿著手機發微博聊微信。
如果你在潛意識里還在嘲笑或者拒絕承認這一點,你可能已經錯過了很多改進生意的機會。
市場,動起來!
作為商家,對移動互聯網的嗅覺當然會比普通大眾更敏銳,甚至更是出于本能。
我曾為一個企業家俱樂部做過一個關于創新和新媒體營銷的學習
。在今年4月的學習
課上,技術和創新的重點還停留在傳統互聯網領域,移動互聯網只是被略微提及。
不過,課堂上一次精彩的小組頭腦風暴讓我意識到,這些身處風口浪尖的企業家對移動互聯網的嗅覺相當靈敏。到了7月份,移動互聯網儼然已經成為大家最感興趣的事情。
4月份的那批企業家里,只有1/4的人用過微博,還有1/4的人幾乎沒有接觸過互聯網,其中有一個人從來沒有自己開關過電腦,而是由秘書代勞。不過,當我讓其中一組人用移動技術改變一個傳統行業時,他們提出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讓二手車交易動起來。通過后臺的數據庫,你可以通過手機拍攝車牌,查詢路上任何一輛車的車型和年份,以及二手車商同類型車的報價。這樣不僅可以大大節省二手車展示的空間,讓大馬路都變成二手車的陳列場,還可以激發沖動消費,抓住一閃即逝的消費愿望。他們僅僅用了10分鐘就想出了這樣的主意。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韓國樂購公司在地鐵站開設了一家虛擬超市。地鐵站的一面墻被畫成了貨架,商品琳瑯滿目。等地鐵的時候,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拍一下,然后再用手機支付,相應的商品就會在24小時內送達客戶指定的地點。這樣,等地鐵的時間也不再無聊,可以為明天晚餐做點規劃了。
在中國,剛剛興起的1號店也迅速模仿這種模式,推出移動虛擬超市,吸引了很多眼球。而淘寶、京東、卓越這些網絡商店也都推出了手機版,用手機就可以掃描商品條碼或二維碼,立刻得到這些產品的網絡價格。如果你發現店頭價格太高,只需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從網絡上購買。所以,如果你在超市里看到什么人拿手機對著商品掃描,別感覺奇怪,那是在比價呢!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0年上半年移動電子商務的實物交易就達到了13億元,用戶規模達到5531.5萬。而艾瑞咨詢則預計,2012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將超過2.5億。
不過,和正在快速發展期的移動電子商務相比,在傳統的品牌營銷推廣領域,“動起來”則更是已經成為時尚。日本ASICS運動品牌在紐約馬拉松比賽中就將移動和無線技術用到了極致。這家公司在運動員的鞋上粘了一個RFID芯片,也就是類似于高速過路收費不停車的原理。這種芯片很小,可以做成紙片那么薄,不到一平方毫米的面積,成本每個只需要不到一元錢人民幣,對于營銷推廣活動來說可謂微不足道。同時,該公司在沿途設置了幾塊大屏幕,并且在快到這些屏幕的地方設置了RFID自動掃描設備。
這樣,親友們就可以通過電腦或者手機攝像頭為運動員加油。在運動員即將到每一塊大屏幕的時候,掃描設備就可以知道,并且“告訴”這塊大屏幕。隨后,在預計運動員到達的時間,屏幕上會播放親友們的祝福。試想通過這樣的馬拉松比賽,ASICS必然獲得大眾爭相口碑傳播、媒體跟風報道,并在消費者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以后,這些人每次看到有關ASICS的報道和廣告,也會更加留意吧。
小按鈕背后的程序員
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是所謂SoLoMo,即社交性、本地性(基于位置)和移動性。這和傳統互聯網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兩年前,我還在和當時的手機領導廠商諾基亞爭論到底移動互聯網是什么樣的,究竟是傳統互聯網照搬到手機上,還是一種完全不同形態的“互聯網”。兩年后的今天,爭論已經停止,移動應用儼然已成主流,并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里不會改變。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移動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直接搬到手機上,用手機去訪問互聯網網站。至少到目前為止,移動互聯網就體現為手機上那一個一個方方的小按鈕。你不是通過手機去訪問互聯網網站,而是點開這一個個小按鈕,人家給你什么,你就用什么。聽起來很不自由,是嗎?實際用起來很簡單,也很自由。
比如大眾點評,這是一家很有名的互聯網網站,很多食客都從這里獲得餐廳信息。在移動互聯網到來后,這家網站及時推出了一款“大眾點評”的手機應用。這個應用和傳統上通過電腦訪問大眾點評,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你可以隨時尋找“身邊的”餐廳或者其它消費服務。這樣一來,你不用在事先計劃了,就算計劃趕不上變化,你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吃飯的地方。這就是那個Lo代表的含義,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
在國外,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廠商已經很習慣于開發出一個個小小的“按鈕”,鼓勵消費者裝在自己的手機上,來和廠商及其它消費者互動。比如Nike公司就讓喜歡跑步的人在手機上安裝一個軟件,跟蹤你每日 的跑步運動軌跡,并且記錄下你的成績。你可以和好朋友分享每日 的運動記錄,互相競賽,互相督促,也可以通過這款軟件“偶遇”其它在同一時間跑同一條路線的伙伴。
在這一個個小按鈕身后,是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移動應用開發商,他們正在幫助廠商將這些想法變成現實。在中國,隨著大量原來為手機開發Java小游戲的公司轉向開發智能手機應用,以及手機應用開發引擎的不斷成熟,開發一個手機應用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如果你只想實現一個很簡單的想法,比如在每日 特定的時間提醒消費者放眼遠望休息一下,并且喝一杯你的咖啡,也許只需要幾千塊錢就可以開發出這樣一款軟件。接下來就看你有多大本事鼓勵消費者下載和安裝你的軟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