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企業發展遇挫,往往歸咎于企業人員臃腫,裁員作為企業擺脫或者減輕眼前困境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甚至被許多企業作為企業發展遇挫后的綠色通道。針對企業裁員在企業發展遇挫后的意義和是否具有必要性的分析。
蔣氏平衡分析從“陰極則陽,陽極則陰”的根本觀點出發,行業發展遵循“陰極則陽,陽極則陰”的特點,分別針對陰極則陽和陽極則陰的發展特點提出裁員政策
行業發展處于陽極則陰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市場需求不斷下降,合理的企業發展戰略是收縮性的發展。企業發展遇挫無論根本原因何在,裁員都是必須的。由于行業處在陽極則陰的不斷下降階段,如果企業不加以裁員,相對行業發展,就必然會出現企業人員臃腫。如柯達危機,之所以會最終陷入破產危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行業的陽極則陰階段未能及時有效的采取收縮性的發展戰略。
企業如何精簡裁員,合理資源配置,可參考“企業長青術之平衡的管理戰略”。
行業發展處于陰極則陽階段,這個階段的市場需求不斷上升,陰極則陽階段是企業的擴大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發展遇挫必然是企業運營管理出現問題,不可能是人員臃腫所引起,其一是因為陰極則陽和陽極則陰是連續的發展階段,企業在經歷陽極則陰的裁員階段后,企業人員已經較為精簡,其二是在陰極則陽的上升階段,企業發展戰略是擴張性的發展戰略,在這個階段,企業人員擴張才是正常的發展需求,所以在這個階段,企業發展遇挫必然是企業運營管理出現了問題!
在陰極則陽階段企業發展遇挫是否需要裁員,作為中小企業而言,則完全沒有裁員的必要。其一,企業發展遇挫的根本原因不在人員臃腫,而是因為企業運營管理的問題;其二,中小企業本來人員就較少,尤其是經歷了陽極則陰的階段后,企業人員已經十分精簡,即使裁員,也不可能起到“揚湯止沸”的作用。
作為大企業而言,企業發展遇挫雖然同樣根本原因不在于人員臃腫,而在于運營管理;企業人員相對而言同樣較為精簡,但大企業人員基數較大,企業發展遇挫的根本原因從發現到解決需要一段時間,雖然說企業裁員只能是“揚湯止沸”,但在企業發展遇挫,面臨困境,適當的裁員無疑是能夠暫緩困境的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雖然是揚湯止沸,但也是為釜底抽薪預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企業裁員藝術可詳見“企業長青術之平衡的管理戰略”
所以,從蔣氏平衡分析法分析,行業處于陽極則陰階段,企業發展遇挫無論根本原因是什么,裁員都是必須的。
行業處于陰極則陽階段,企業發展遇挫,作為中小企業而言沒有必要裁員,作為大企業,在必要的情況下適當合理的裁員無疑是對企業發展遇挫后走出困境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