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在大學里教授特許經營與連鎖經營,而這是需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實戰課程,所以,我在教學與科研之外的主要工作就是為企業做顧問咨詢和學習 ,也因此會接觸成千上萬的各色連鎖企業和單店業者的老板和企業高層。
客觀地講,在我所接觸的很多老板和高層中,不乏事業成功者,最起碼,在這些老板和高層中的企業中,一年幾億、幾十億、幾百億和甚至更多的年銷售額是有的,其中也不乏國內外著名的品牌企業。無論如何,他們在自己的企業管理和決策中,自有其成功的一面,不然的話,要想達到他們目前的狀態,恐怕是不可能的。
然而,就是這些老板和高層,也還在日常的企業的經營管理或決策中存在著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
下面我就僅僅舉一個老板和高層在管理和決策中的最常見問題,并以此為例子來引發老板對應該如何進行科學的定量決策和科學管理問題的思考。
案例一:某知名火鍋企業在某地開了一家飯店,定位、裝修、宣傳等等都不錯,工作進展一直很順利,大家都對這家店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就在開業的時候,他們卻突然間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大廳里的散臺全設計成了6人一桌的臺面,但客人來消費時卻大多數是3-4人,一旦這3-4人擁有一個6人的臺面后,別的客人不愿意坐在此臺面剩余的2-3個位置上,而這3-4人的客人也不愿意再有別的人和他們一個桌子消費,所以這樣的話,大廳里的大多數臺面都浪費了2-3個位置,換句話說就是,浪費的座位數占總座位數的33-50%!更糟糕的是,大廳的臺面布局已經做好,而且計劃 得很緊湊,要想重新規劃和布置,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投資浪費和空間浪費。老板和員工都非常后悔。
案例二:北京某知名中式餐廳為響應衛生當局“北京市在餐飲行業開展控煙行動的倡議”,自去年10月開始實行全面禁煙。然而,這一行動的結果是什么呢?報道顯示,該酒樓的做法“遇到顧客的強烈抵制”,直接導致該酒樓的上座率降低到同街道其他餐廳的80%.
從上面這兩個失敗的案例中,我們固然可以分析出眾多的原因,但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一定是決策者的錯誤決策,而這些錯誤決策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決策者在決策時依據的是經驗,而不是借助數據或定量法進行的科學決策。
根據我的了解和接觸,許多從白手起家創業成功、從基層干起并一直到企業最高層的老板和高層,在企業的經營管理與決策中都極為相信自己的主觀經驗,而很少掌握和甚至相信科學的決策方法。盡管這些老板和高層中的許多都曾經參加過很多的管理類學習 班、論壇、講座等等,但真正領悟到科學管理和決策的真諦并在實際之中自覺、主動運用的卻并不多。許多老板和高層都在聽完、學完之后,當時認為很有道理,而一旦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依據主觀和經驗來做,而把科學管理和決策的方法早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實際上,在老板和高層的管理與決策中,如果能綜合運用經驗與定量決策,或者說,如果能結合性地使用主觀與數字的話,那么,決策正確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比如上面的兩個例子,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管理問題,如果老板和高層運用科學的數字化定量決策的話,很容易就可以解決。
在第一個關于臺面的例子中,這家火鍋企業完全可以通過事先的客戶調查,或甚至更簡單的,在自己的別的店里面注意觀察一段時間,然后自然就可以得出消費者來消費的數量分布規律來,比如1人、2人、3人、4人……10人以上分別前來就餐的出現頻率等等。一旦我們得出這個規律之后,再設計臺面的座位數時,就完全可以輕松地根據顧客的數量消費規律來做了。
2004年,我在給一家足療企業做顧問咨詢時,曾經做過類似的調查與研究,最后,我得出了顧客前來足療店消費時的人數、時間、頻率等分布規律圖,然后我再根據這些規律重新規劃了足療店內的大廳床位數、包間數、包間內的床位數等。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家足療店的床位利用率從原來的65%提高到98%以上,而床位,尤其是包間內床位的浪費率幾乎為零,顧客也都非常滿意。
同樣的道理,對于上面的禁煙的案例,老板和高層也可以通過對客人的事先調查,然后再決定是采取完全禁煙、部分禁煙的哪一種,以及如果是部分禁煙的話,那么,禁煙區和非禁煙的比例。想想看,如果你的調查結果顯示出,超過60%的客人會強烈抵制禁煙,那么,你做出店內完全禁煙的決策就是錯誤的決策。
更多的例子其實不用再舉,我只是希望通過這兩個簡單的例子提醒老板和高層們:在管理和決策時,記得借助數字化的定量和科學決策方法,因為,僅僅憑借主觀和經驗來管理與決策的風險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