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科技界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Facebook下周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我本人也非常興奮,因為Facebook是頭不折不扣的巨獸,它徹底變革了互聯網。
可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里,我反復思考Facebook的情況后,不禁產生了一種不安的感覺:該公司的成功似乎……只是曇花一現。盡管有些奇怪,可在某些方面,Facebook讓我想起雅虎(Yahoo)。不是現在的雅虎,而是過去的雅虎,我懷疑,Facebook在未來十年中會不會像雅虎一樣衰落。
下面列出我在這家公司身上發現的主要的薄弱之處:
1. 網絡碎片化。Faceboo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它最大規模地積聚互聯網用戶群,理解及貨幣化這一用戶群的能力。受網絡效應推動,社交網絡的發展應該會日益蓬勃。可是,我很難相信, Facebook十年之后的頁面訪問量還能獨霸天下。我想我們已經看到了一種趨勢:Facebook被當成人們身份與關系的大倉庫,而深層次的互動轉而在主旨更明確、分化更嚴重的社區進行。分享照片最好經由Instagram,產品的社交管理可在Pinterest上進行,自我表達通過Tumblr這樣的平臺最合適。沒錯,Facebook或多或少也具備上述功能,而且可以模仿上述公司,可是,瑞士軍刀式兼顧一切產品的模式很難獲得長遠勝利。
2. 移動性不夠強。我認為,移動互聯網將使網絡碎片化趨勢進一步加快,Facebook面臨的一部分挑戰將由蘋果(Apple)創造的應用生態系統的規則所驅動。不過總的來說,Facebook的主要挑戰在于:它并非為“移動優先”而打造,而我們已經(或者說很快將會)身處一個移動優先的世界。我認為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要想在移動領域達到同樣的壟斷水平,將是非常困難的。Facebook在社交網絡領域搶占了谷歌(Google)的地盤,正因為后者并無天然社交性(而雅虎就差得更遠了);同理我預計,從一開始就基于移動、分布式計算設備背景而打造的產品,也能迅速從Facebook那里攻城略地。
3. 廣告效果。Facebook的收入頗為可觀,但大多依賴于廣告,可對于該網站作為廣告媒介的效果到底如何,我們還沒有定論。社交廣告可能很有吸引力,但觀眾的購買意愿很低,這點與顯示廣告相似。我還覺得,作為一種品牌廣告媒介,Facebook現在的廣告效果還有很大問題。你們記得今年有什么與Facebook深度整合、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廣告營銷攻勢嗎?我沒印象,卻記得好幾個主要通過YouTube和Twitter進行的廣告活動。最后,Facebook尚未開發出一套有價值、有拓展性的、可用于Facebook之外的廣告產品。機會總比批評多,可如果該公司無法維持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地位,除1和2兩條外,它還將面臨更多挑戰。
4. 人才流失?這是個巨大的問號。我認為谷歌最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在于該公司一流的文化氛圍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留住優秀人才的獨特能力。谷歌的一部分管理措施對這家公司來說具有核心意義,使其成為一個令人興奮的工作場所。從其產品開發團隊的分散性,到對工程師價值的狂熱重視,到其自由市場式的資源與產品配置機制,再到允許員工將20%時間投入自己感興趣項目的規定,等等。這意味著,做一個谷歌人的感覺非同尋常。盡管上述有些行為已經發生了演變,該公司本身也出現了變革,我認為谷歌長期挽留高水平人才的能力仍將遠勝過微軟(Microsoft)、eBay和雅虎等其他大型科技領袖。Facebook也能做到這一點嗎?我真的不敢打包票。今后幾年中,關于Facebook的運營模式,這家公司代表著高效率工程師組織未來的演進方向,諸如此類的說法我們還會聽到很多很多。可是,如果Facebook無法像谷歌一樣,具備那種留住人才的魔力,那我覺得該公司將面臨從互聯網的中心逐漸滑向邊緣的危險。
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從旁觀者的角度對一家公司指手畫腳顯然毫不費力。Facebook是一家神奇的公司,而且至少在今后5年內仍將維持相當程度的統治性地位(這與雅虎也很相似)。但我認為,該公司能否在未來十幾年繼續維持偉大公司地位將取決于它如何面對上述的四大挑戰,或者說機遇。
我期待該公司的公開上市,或許還會買進一些股票……至少在上市的頭幾年可能會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