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明白惠普在整個2011到底想干什么,但大家都很想看看惠特曼2012能干什么。
難以割舍的PC,患得患失的WebOS,剛剛起步的云計算以及全新投入的云電視,惠普在新帥惠特曼的領導下能在IT領域走出怎樣的征程?
亂象叢生
我們以最大的善意總結李艾科在惠普不到一年的所為可以稱為“大刀闊斧”。而這種大刀闊斧的變革 在惠普最近幾年頻頻更換的CEO中是反復出現的,而惠特曼的意思無疑是放慢腳步。
卡莉·菲奧莉娜當初頂著業界的一片質疑收購康柏公司成功地把惠普推向了PC生產這個沒幾年就會變成夕陽產業的領域的最前端。數年之間,HP先是超過IBM,繼而超過戴爾,成為全球PC生產的龍頭,而早在2005年,IBM就已經出售了自己的PC業務,轉戰利潤更高,未來也更遠的企業服務,而這件事,惠普是在6年以后才動的念頭。但畢竟,這一舉動為惠普帶來了PC的輝煌,使惠普有了一事之專。但業界看來,惠普對康柏的收購,對于其自身的影響還有一點就在于開創了其收購的先河,而收購在很多已經坐大的企業而言是一項坐享其成,成敗難道的現象。這在本刊之前的很多文章里都有論述,比如思科、谷歌,都是因為近幾年的資金充足,卻又創新不足的時候,開始了頻頻地鯨吞,卻又因為胃口太大,消化不良,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惠普之后對于Palm的收購就體現了這一情況。
短暫的業務上揚之后,是2009年中國市場上頻頻的質量“門”事件,共同結果是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度作為重點發展的PC落到如此地步,恐怕和當時的CEO赫德在WebOS的專注有關。收購Palm的大手筆支出作為赫德在職期間的重要事件將和他的性丑聞一起被載入惠普的史冊。
可李艾科想把這些都拋棄,最后結果就是他被惠普拋棄了。
數年的亂象需要惠特曼來結束。這位電子商務的前CEO對于財務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上任伊始她就提出要把現金流作為重要問題解決,并指出:“我們還致力于重建資產負債表,改善我們的財務靈活性,并采取一個平衡的、有紀律的資本分配方法。”
在電子商務管理中養成的財務習慣如果幫助惠特曼避免惠普和思科、谷歌那樣手中握有大量資金的企業一樣,陷入瘋狂收購的漩渦之中。惠普精力被轉入曾經在赫德任期內被停滯的創新活動才是惠普繼續發展的動力所在,這也是惠普獲得既有地位的基礎。
難舍的終端
惠特曼在李艾科之后就職有一個優勢,就是李艾科對于PC和WebOS的放棄是如此不得人心,惠特曼只要對這兩項業務予以保留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支持。但在云計算和軟件服務突飛猛進的今天,作為老牌硬件廠商如何利用自己在PC和WebOS的優勢,走出一條迥異于IBM的同樣成功的道路,是惠普不易解決的問題。
2011年IT界最大的鬧劇莫過于惠普的PC和WebOS的去留問題。而惠特曼在上任五周后就提出經過戰略評估,PC業務對惠普貢獻巨大,決定予以保留。移動設備上的表現也是如此。首鼠兩端給客戶和伙伴們對惠普的信任帶來危機。
由于當初準備拋棄移動終端業務時,惠普通過自有渠道對自己出產的TouchPad來了個“揮淚大甩賣”,沒想到一時引起采購熱潮,99美元定價竟然炒出了最高300美元的結果。但有了這一次經歷,重新回歸的惠普平板電腦399美元就很難被接受了。
在終端業務上的糾結不清,體現出惠普對自身定位的糾結不清。既不甘心做利潤空間被擠壓到零界面的PC和終端領域,又不忍心放棄自己全球第一的業務范圍是惠普往復不已的癥結所在。是這讓惠普在企業服務領域沒有做起來的同時,在已經占有先機的終端生產領域也逐漸在喪失領地,讓聯想更有信心“超過惠普是早晚的事”。
不能專注,是惠普在業務發展上的癥結所在。
新偶像
李艾科為惠特曼留下的還有鼎力發展的云計算業務,這卻是一塊并不好啃的骨頭。
在企業服務級別,惠普的服務雖然可圈可點,但與IBM的及時調整相比,已經失去了先機,同時,企業服務確實是一個值得IBM這樣的百年IT老店充分調動自己的全部資源投入其中的項目,而惠普既被動又猶豫的做法很難做出更好成績。
在終端方面,惠普表示自己將重新推出平板電腦,放棄智能手機,保住PC領先地位。非常好笑的一點是,據稱惠普不再考慮剝離終端業務的原因是因為實現這一流程需要數億美元的資金。如此重要的項目調整不是為了開拓業務而是為了省錢,惠普發展的前景可見一斑。
蘋果的有App Store,谷歌有Android系統帶來的手機廠商大聯合,雖然惠普也提出了自己的WebOS進行開源,但似乎惠普只有自己曾經被甩賣的TouchPad,在內容上更是匱乏得緊。但WebOS項目現在是惠特曼直接管理,相關項目組只對CEO本人負責,這為此項目在惠普的投入力量上獲得極大優勢,也顯示了新班子的模仿所在:IBM換成了蘋果和谷歌。
作為新官上任的一把火,惠特曼還帶著惠普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這是蘋果和谷歌在其上先后折戟的項目,同樣由于缺少內容提供商的支持,惠普的電視仍然是險棋一步,如果不能和傳統電視節目提供商獲得合作,則需要與一些視頻網站展開合作才有獲勝可能。
從業務到管理,惠普不斷地嘗試變換自己的造型,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時代的脈搏。在各大公司都在發展自己的云計算業務時,惠普也開始不斷跟進自己的云計算研發,雖然可圈可點,但其在各個層面的動蕩對其業務的拓展自然會產生巨大的不利,無論是客戶還是合作伙伴,都不能弄清這個龐然大物的方向所在,誰也不好說新任的易貝前CEO會不會再把這家IT企業轉型投入現在最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惠普在折騰了這幾年以后,應該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2012這個辭舊迎新的年份里隨著自己的時代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