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創新型企業,本身沒有太多的有形資產,有的就是原創的技術、知識產權,應用到它的生產方面或者商業模式方面。所以,中小企業融資并不容易。
其一,很多時候,中小企業不具備固定資產,而且可能也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資產,沒有固定資產銀行就不會給你貸款。
其二,中小企業可能更需要的是流動資金的投入,比如用于員工工資、業務拓展等等。而如果銀行給予一年期的貸款,收回之后又不續貸的話,對流動資金需求量大的中小企業就很難接受這種資金。
其三,很多中小企業的技術性與創新性都很強,比如,清潔型企業,在國內的專家都是空白,銀行怎么看得懂這種項目呢?而且,銀行依據歷史數據來對企業進行評估,不可能花巨大精力去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所以它就不投資了。
其四,我們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TMT、清潔技術、消費品等行業,它們增長很快,又是處于虧損狀態,虧損的時候去融資是很困難的。由于增長很快,今年虧損明年就可能賺錢,后年可以賺更多的錢,再下去就可能上市了。但是很多投資人或者銀行不懂這個增長或者商業模式,所以很多企業在最需要錢的時候融不到錢。
抓住融資機會
第一,需要在適當時候做適當的事情。如果你是初創型的公司,你就沒有必要去找PE基金了,甚至VC也不需要去找了。因為機構投資人一般都比較嚴謹,而且沒有時間去跟你手牽手建立你的商業模式的。一般來講這個時候你需要去找天使投資。現在的天使投資環境比以前也好了,很多企業的高管在上市以后股票能夠套現,也愿意去做天使投資。當你的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你就可以去找VC了,如果你去找PE基金可能也會浪費你很多時間。同樣,很多公司還沒到上市的階段,就去找投行、財務顧問,這也是一個很錯誤的決 定。
第二,了解投資人的投資風格。就我個人而言,我有個MP3的理論,簡單說就是1個M加3個P,M就是Market(市場),3個P就是People(人才)、Production(產品)、Projection(前景)。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投資人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一個龐大的市場,同時有一個很高的增長率。為什么要兩個都加起來看呢?光有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沒有一個很好的增長,這也是不行的。我曾經做過一個做代糖(可以提供甜味的可食用合成化學品)的項目,這個公司跟我講這是個很大的市場,它的成本很低,可以取代美國、日本等現有代糖企業,可以從現有的競爭對手里把市場拿過來。這個聽起來不錯,但是后來仔細一想,這個全球市場是處于萎縮階段。你在一個萎縮的市場通過成本優勢把競爭對手的市場搶過來,這會有很大的風險,很可能兩敗俱傷。就算你成功了,把對方給打敗了,公司最終能上市么?我覺得很難,一個萎縮市場的領導者是很難上市的。
從人才團隊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見到的是相對有專業經驗的人去做他熟悉的事情,而不是外行的人去做內行的事情。比如,有相關的學歷背景也好,在這個行業做了很久也好,或者是在行業領導者之中有良好的管理經驗也好,等等。其實很多公司都會有一個有相關經驗的管理團隊,但是管理團隊并不是股東,這是很遺憾的事情。這會造成一個很大的硬傷,管理層由于沒有持股或者只持股幾個百分點,他們沒有很大的動力去把這個企業經營好。
從產品的角度而言,即使有很好的市場,有很好的團隊,但是沒有一個好的產品,也是很難成功的。雖然說VC投資就是投人,但是如果做一個錯誤的產品,進入錯誤的商業模式之中,也是很難成功的。這在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在TMT行業,盛大網絡一開始不是做游戲的,后來轉型做游戲,它做成功了;但是這在某些行業卻是行不通的,比如在清潔技術領域,不管你的技術再好、再尖端,但是由于這個技術成本太高,短期內無法形成有效的盈利能力,你在這個領域也是走不通的。
關于前景方面,要有一個盈利方向。你有再好的商業模式、再好的技術、再好的團隊,但是沒法盈利,投資人也很難做出投資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