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Bond是一家電子商務網站,主要銷售名牌男裝。網站上出現一件Calvin Klein品牌的套領毛衣,這件服裝的描述來自GQ雜志的創意總監金•摩爾:“這件套領毛衣可以給灰色的法蘭絨西裝帶來生氣”。因而這件標價225美金的毛衣就成為了GQ雜志的暢銷款。
而在Esquire雜志九月刊上,雜志主編大衛•格蘭杰邀請讀者登錄一家新網站Cladmen.com看看諸如Cole Hann品牌的靴子、Michael Kors品牌的西裝等,而這些服裝也就成了Esquire雜志推薦單品。更不用提Vogue雜志了,Vogue的網站上盡是編輯推薦的服裝,Diane von Furstenberg、Marc Jacobs和Derek Lam等品牌應有盡有。
時尚雜志聯袂設計師
如今一種新的合作方式正越來越流行:雜志社愿意和設計師們進一步合作,即在雜志上銷售他們所設計的衣服。Vogue、GQ和Esquire都正在網絡上努力開拓新的市場,他們將有可能成為Saks Fifth Avenue、Neiman Marcus和Barneys New York的潛在競爭對手。Barneys的前任執行總裁 Howard Socol評價道:“雜志已經沒有什么界限了,它們甚至成為那些在雜志上登廣告的品牌的競爭者,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比如,Vogue和一家經營了一年的網站Moda Operandi合作,提供網上版的展鋪,顧客可以通過這個網站提前預訂。Style.com網站和Vogue的經營方式相似,也即將于11月份開始出售衣服,這個網站專營名牌奢侈品,在這里你會看到$995的Christian Louboutin帆布鞋有多么暢銷。
雜志社一般從銷售額中賺取一小部分利潤,或者以他們介紹給網站的店鋪數量計算費用。
獨特新穎的商業模式
Esquire雜志的格蘭杰說:“雜志要做的就是激發消費者的購物欲望,而下一步就是把產品賣給消費者以滿足他們的消費欲望。如果我們不這么做,其他人就會取而代之。零售商們開始進入雜志們的地盤,雜志商們不想因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出局。”
部分雜志因為網上競爭和經濟衰退已承受多年的廣告損失,將這種合作方式視為一塊急需的收入來源,而相關網站則正在尋求與那些更相信“編者推薦”的購物者之間建立信譽。
精品零售商經常在這些雜志上做廣告,不過對于不斷發展的銷售網點仍持謹慎態度。以Saks Fifth Avenue和Neiman Marcus為例,在看到Gilt集團和HauteLook的推廣網頁使他們的產品大受歡迎后,它們也開始了自己的動漫推廣銷售方式。在Bergdorf Goodman,鋪位展示一直是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現在也將其放到網上了。
作為在網上領導時尚的先鋒,零售商們從這種新型商業模式中看到了一些新的盈利點:網站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服務,使他們在衣服生產出來之前就看到并理解了設計師的設計,這樣就能了解消費者有意愿購買哪些樣式,而他們也有機會銷售一些看起來古怪又奢侈昂貴的衣服,而不必擔心這些高成本的衣服賣不出去,最終只能掛在商店衣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