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創業項目的擁有者都會持有不少自己的股票。但是除非發生了收購,一般這些股票是不會直接給創業者帶來利益的。所以就有人開始動分紅的主意。而在 Quora 上的這個問題就分析了這種做法的利弊。
這個問題的參與者認為是否要這樣做主要取決于你是不是想幫助你的企業繼續發展,以及你的公司目前有沒有
投資人。因為分紅的部分是那種無法被公司用來再投資的利潤,而發展型企業一般會將所有的利潤都用于企業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開支。
假設你的企業是個糖果廠,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會將利潤用于進一步的開發,也就是找出哪些糖果會受市場歡迎。而如果你的企業是個糖果零售店,你可能就不需要這樣的開銷了。
而對于投資者來說,一個會從自己的公司拿走大量資金的創業者肯定是不會受到他們的歡迎的。
所以你應該記住,絕大部分的發展型企業的創始人都不會從他們的股票中提取分紅的。
本文由Tech2IPO作者Richard整理自 Quora。
隨機讀管理故事:《“給我”還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別吝嗇,從來不會把東西送給別人。他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把東西給誰!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邊立即喊到:把手給我,把手給我,我拉你上來!這個人始終不肯把手給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連喊到:把手給我。他情愿掙扎,也不肯把手給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這個人的習慣,靈機一動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這個人立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啟發思考:
“給我”還是“拿去”?我們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戶表達著“把你的錢給我”,客戶就象上面那個吝嗇的人,情愿在痛苦與不滿足中掙扎,也不愿意把錢給我們。
如果我們對客戶說的是:把我的產品拿去,是否會更好一些呢?客戶會更情愿地去體驗你的產品,購買你的產品。
“給我”還是“拿去”?這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精明的商家是否能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成交,設計商業模式的問題,換一個角度,事業就豁然開然。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