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的背景下,CIO領導力已經發生了重要轉變。如何向上滲透,怎么在總部獲得一席之地,讓CIO在企業里發揮更大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逐漸將事業部的重心轉向亞洲。伴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跨國公司在發達國家的業務增速放緩。而在擁有全球最大新興市場的亞洲,跨國公司的業務增長速度是其在發達國家的2-3倍,這使得跨國企業開始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新興市場和滿足當地客戶的特定需求上。
跨國企業在亞洲地區的業務從過去簡單的設立代表處的方式,迅速擴展至研發、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客戶管理,甚至承擔起地區運營總部的角色。事實上,許多跨國公司總部的IT決策者對新興市場的了解及反應總是鞭長莫及。對中國及亞洲市場這塊戰略重地,如何用IT幫助當地市場精簡運營、快速正確決策、快速執行,集團總部需要有接近并了解當地市場、同時又具備領導能力的人進入全球IT決策層,以制定更為適合當地的IT戰略。
然而,目前大多數的跨國公司區域CIO大多扮演著執行全球IT策略的角色,其話語權和創造性發揮的空間都很小,這種狀況雖然跟中國在總部的戰略地位有一定的關系,但CIO本身的能力和領導力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跨國公司的區域CIO如何樹立自己的領導力?
獲取區域業務支持
“跨國企業通常都是復雜的矩陣結構,特別是處于領導職位的通常都是幾條線的交界點,如何管理好這些縱橫交錯的業務關系非常重要。”Schaeffler中國區CIO高峻認為,在適應矩陣結構后,領導力的建設要先從溝通做起。與區域CEO和全球CIO建立良好的關系,并成為本地區業務部門的緊密伙伴。借助亞太經濟的騰飛,不斷發揮個人影響力,在全球IT部門內部推廣“In the region for the region”,采納和接受總部好的方案,但不盲目復制。畢竟亞洲業務環境有所不同,要讓全球IT部門的同事理解這一點。
全球第2大重型卡車和大型客車制造商、第3大建筑設備制造商的沃爾沃集團,2010年在中國區的市場營收已經超過了美國和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業務的持續增長,對IT提出包括BI在內的許多需求。然而,此前沃爾沃全球IT系統還沒有涉及BI,這對于處于全球業務第一大市場的中國區IT團隊來說,無疑是一大機會。2011年年初,沃爾沃中國區開始搭建適合本地的商業智能系統,既及時響應了業務部門的需求,又為全球IT部門儲備了BI人才。
事實上,同樣處于新興市場的印度一直以來都承擔著大部分中國區的IT項目。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本地化的IT服務需求變得迫切,沃爾沃中國區IT部門要迅速貼近本地化業務。2009年,沃爾沃中國在天津成立了專門的信息技術公司,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IT團隊,以全力支持中國區業務創新。
除此之外,CIO還要熟悉地區文化、了解企業文化,才能更快地融入全球化的企業核心層。“歐美、日本企業因為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企業的行為要遵循大的社會文化特點。在非技術企業中,CIO是個封閉的點。CIO要了解上司的思維模式,并將一些復雜的技術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大家明白,讓決策層支持很重要。”廣東吉之島天貿百貨有限公司信息系統和商品管理部經理牛文甫說。
把握區域業務機會
1984年進入中國的杜邦集團,最初只是在北京設立中國辦事處從事貿易活動,生產制造仍在海外。自中國開始允許外資公司在華設廠后,杜邦集團1988年在深圳成立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本地客戶服務支持網絡,規模也隨之擴大。2000年以后,杜邦將其研發引入中國,興建研發設施并建立了中國區的核心領導層,增強中國的總部管理能力。
杜邦集團自20世紀90年代就建立了縱向事業部經營為主、橫向職能管理(包括IT)為輔的管理結構,管理鏈條上強調高度協同。近幾年隨著企業業務的不斷發展,杜邦旗下很多業務單元已將重心轉移到了亞洲。公司也著手進行整體的生產、銷售、供應鏈管理、客服、市場等本地經營體系的搭建。在管理策略上,以前是區域市場服從全球戰略,現在的管理模式逐漸轉化為調配全球資源服務于區域市場和客戶。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市場業務在全球業務中的重要程度與日俱增,全球資源亦開始向中國市場傾斜,杜邦中國目前已經進入杜邦全球決策體系。而中國區IT部門和CIO的工作重點更多地開始思考IT如何與業務整合,怎樣支持客服、管理、市場等業務的運作,了解業務需求,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做差異化管理。
“區域CIO要成為一個在全球化公司有影響力的CIO,一定要多在中國區的業務上尋找一些機會,同時還要具備非常強的商業知識,自己做足充分準備,這兩者缺一不可。”杜邦亞太區CIO秦彤在IT部門工作了二十多年,從最基礎的底層技術支持開始做起。在更多了解企業的商業運作后,秦彤認為必須深刻了解業務部門的挑戰,并尋找最佳IT工具解決這些挑戰,同時還要用IT支持業務創新、效率提升和差異化管理。“將IT變成一種業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將它緊緊抓住。” 秦彤說。
如今,秦彤已是全球決策團隊中的一員了。隨著杜邦將管理重心移向區域市場,他在集團總部享有很高的話語權。除此之外,杜邦的流程管理部門也被并入IT部門,由CIO負責企業的流程管理和優化。IT作為支持客戶服務和市場經營的后臺部門,管理模式越來越集中化,CIO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考慮業務經營的事情。
IT逆向支撐
事實上,隨著跨國公司在各地區業務比重的變化,許多區域公司不再像以前只是跟隨總部的決策和步驟一一執行,而是打破國界為全球化的市場工作。哪個區域擁有業務成長機會,整個集團的資源就調配到那個地區。他們還會把在新興市場上探索出的成功管理模式和經驗,反向推廣到全球總部并復制到其他市場。
華特迪士尼集團和美國通用電氣國際公司(以下簡稱“GE”)等跨國企業的中國區或亞太區CIO,就是通過自己的一些重要項目,將管理經驗逆向輸出到集團總部,進而擴大自己在總部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2011年,為配合GE對中國二三線市場的開拓計劃,GE集團大中華區CIO凌偉良領導IT部門為偏遠地區的銷售團隊提供了安的公司內網接入方式,在IT平臺上整合并利用了諸多移動解決方案,如員工索引、公司新聞、差旅審批、文件管理等,以及快速部署的如CRM客戶端等第三方軟件套件,使扎根于二三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銷售團隊也可以通過移動平臺,簡單快速地處理相關業務內容。
一線銷售通過IT平臺與管理團隊保持實時聯系,極大提高了團隊的業務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這項對于銷售網絡分散的管理經驗,以及在中國進行IT采購整合和生產的經驗,已經被反向推廣至美國總部,并應用于其他新興市場的開發中。
華特迪士尼集團消費品部亞太區及日本資訊科技總監韋國鋒則借助IT項目,幫助業務部門延伸管理觸角,創造出更多價值。迪士尼公司將產品上的防偽標簽與后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相結合,消費者拿到產品后,通過網絡或手機發送信息到迪士尼CRM平臺上,既可辨別商品真偽,又可以享受積分或得到打折券等增值服務。而迪士尼公司也通過這個渠道,直接與終端消費者建立起了溝通渠道,巧妙解決了以往授權經營模式下終端消費者信息不明的大問題。
在這個平臺上,迪士尼對消費者信息進行整合,使新品推薦、促銷等營銷活動更具針對性。這個項目使迪士尼的IT與業務結合得更加緊密,以至于很多授權商都要求IT部門為他們定制新的CRM防偽標簽,以進行有效的市場營銷。
GE集團大中華區CIO 凌偉良領導IT 部門,為一線銷售提供網絡分散管理平臺,這項管理經驗已經被反向推廣至美國總部,并應用于其他新興市場的開發中。
華特迪士尼集團消費品部亞太區及日本資訊科技總監韋國鋒借助IT 項目,幫助業務部門將管理觸角延伸至終端消費者,巧妙解決了授權經營模式下終端消費者信息不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