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跨省、跨區域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以資本密集型為主的百貨行業不可阻擋的主流趨勢。2010年12月,金鷹商貿斥資50億強勢在西安布點。預計三年內,金鷹商貿將在全國增開30家門店;2010年凈利潤接近10億元的百盛集團,為提高中長期利潤,也將加快擴張的步伐。作為后起之秀,風頭正勁的銀泰百貨,以浙江省為大本營起家,近年逐步向外擴張,幾年下來,運營版圖已擴展武漢、西安、北京等城市。
“目前,銀泰在國內擁有門店共23家,浙江16家,湖北6家,西安1家。未來5-6年,門店數量計劃達到60家,屆時將形成跨省跨區域的明顯的規模效應。”銀泰百貨CFO袁飛向《首席財務官》雜志信心十足地紹道。
卷土重來
2010年10月11日,銀泰百貨成功收購擁有燕莎友誼商城50%股份的SIN CHENG公司。這是繼銀泰百貨兩年前試水北京市場未達預期后,再次發力北京市場。
早在2008年,銀泰百貨聯合韓國樂天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北京樂天銀泰百貨隨即開業。開業后樂天銀泰就陷入虧損,截止當年年底,樂天銀泰虧損凈額已達1億元。為了避免上市公司業績受損,2009年7月,樂天銀泰被作價1元將從上市公司剝離出來,由母公司中國銀泰收購。時隔不到一年,銀泰百貨通過曲線收購燕莎,重回北京市場。銀泰百貨官方表示,此次收購將對集團未來在中國的百貨市場,北京及北方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事實上,2010年全國百貨業呈現全面回暖態勢,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更加成為各地百貨巨頭虎視眈眈的必爭之地,如果想成為一家全國性的百貨企業,就必須拿下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制高點。
去年底,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在盤點2010年國內百貨行業發展現狀時,曾總結了六大趨勢:
第一,百貨業“單打一”業態明顯發生重大變化。各大百貨零售集團業態多元化發展態勢非常明顯,大家紛紛在百貨業態的基礎上還開始涉足連鎖超市、購物中心等業態,尤其是購物中心業態發展勢頭迅猛。
第二,商業地產異軍突起,與百貨業態的結合步伐加快。在國家對住宅地產進行調控的大背景下,資本投資住宅贏利受限,便開始追逐商業地產。各地當前都在進行城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地標建筑等項目開發,這些項目都需要招百貨店進駐,與百貨業態緊密結合在一起。
第三,各大百貨零售集團連鎖擴張加速,并購、重組步伐加快。前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百貨集團的擴張有些偃旗息鼓,但去年以來形勢向好,百貨巨頭們重燃擴張“戰火”,先后深入到二三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去開疆拓土。
第四,二三線城市百貨店去年以來增長勢頭強勁,如唐山百貨大樓2010年增長速度在30%以上。
第五,企業危機意識更強,經營心態發生變化。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百貨零售企業的心態變得更為理性。
第六,創新經營模式的意識增強。
因此,業界普遍認為,首次試水北京市場意外折戟后,心有不甘的銀泰百貨意欲通過集團作戰再度“撬開”北京市場。不久前因與首旅重組的西單商場,資產規模和業務范圍得到大幅擴容,擁有“新燕莎系”的西單商場實際上已經成為百貨業的巨無霸。而銀泰百貨通過此次收購搭上了順風車再度切入北京市場。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銀泰百貨將借助恒基地產在開發地鐵商業物業方面的經驗,重點發展軌道商業。今年年底,銀泰百貨在北京的首家門店將在南四環大紅門開業。
袁飛非常看好軌道商業的潛力。據悉,銀泰百貨大紅門店建筑面積49500平米,租期為20年。整個店將蓋在地鐵十號線西馬場站臺上,極大地便利了客流,周圍擁有多個在建的高檔社區,“根據我們的調研情況,這里未來社區居民消費能力強勁,與區域購物中心的定位十分契合。”
去年4月銀泰中國主席沈國軍曾表示,力爭在5年內在北京地鐵沿線開設10個購物中心。
而對于較早進入的華中地區,銀泰百貨已經漸漸站穩了腳跟。
自去年收購隨州新世紀購物中心后,銀泰百貨已在湖北擁有6家大型百貨商場,而這6家門店無一例外均是通過資產并購所得。經過3年培育,仙桃店、鄂州店、襄樊店均開始盈利。未來3年,底氣十足的銀泰百貨將在湖北再收購,整合與新開5家以上的家門店,
“湖北作為銀泰百貨擴張的重點市場,未來投資會持續加大。我們起初進入湖北市場的起因,很大原因上是由于投資了鄂武商集團。起初進入時,由于我們在湖北零售業仍屬于新軍,起步遠遠沒有在浙江市場這么順風順水,單店銷售額相比較低,培育期也較長,但現在總體上終于度過了盈虧平衡點,開始盈利。這對于我們意味著百貨業跨區域經營的瓶頸也隨之突破。” 袁飛認為這三年的艱苦培育過程讓銀泰百貨受益匪淺,積累下豐富的跨區域運營經驗。
與同行業相比,銀泰百貨正是因為在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才得以迅速打開跨區域經營的局面。
上市以來,一直參與銀泰百貨收購兼并的袁飛坦言,“銀泰百貨目前是兩條腿走路,一是自己開店,一是收購當地的龍頭企業,將其資源優勢與銀泰的資金、管理經驗相結合,成功幾率較大。這其中,收購已經成為公司擴張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幫助公司發展的捷徑。”
不過,楚修齊提醒正在加速擴張的百貨業巨頭們,“擴張不是只有資金到位就能夠完成的,還需要管理團隊的搭建、供應商資源的配套等。企業如果只注重擴張而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問題,會為后期發展埋下潛在隱患。加之當前商業競爭還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導致盲目擴張失敗的例子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