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笑口常開的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字:人,事。
先看看宗慶后何許人也。
1987年,宗慶后還是杭州一家校辦企業的普通勞動者。當年,他于一腳一腳的踏實騎行中始終盯著前方,直到今天,身為世界第五大飲料企業的掌門人,宗慶后依然保持著當年的踏實作風,早到晚走,親力親為操盤著這家巨大的公司。許多人評價宗慶后都說:實。
確實,宗慶后無論辦事還是言辭,都像石頭一樣實實在在,不飄浮,外加低調。
從宗慶后打造娃哈哈的經歷中,可見浙商是如何將個人奮斗與社會發展同步起來的,而這種結果恰恰印證了“實現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時代意義。“造人”,應當是社會的第一價值。
再看看宗慶后如何干事。
宗慶后不惑之年起事,睿智而成熟。從上面娃哈哈的“十二五”方向描述看,我贊賞其中的沉穩和自信。
第一,“我不會去考慮過于長遠而具體的企業投資規劃,因為環境變化太快,即使做了規劃也是不現實的,能夠把一年內的規劃做好就不錯了”,這個觀點與我在對企業家講課中的多次提醒不謀而合。前些年,經常有企業家開口就要做“10年戰略”,結果在金融危機中像肥皂泡一樣解構了。事實上,面臨越來越多的變數,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日趨復雜,以超強的應變能力避讓企業風險,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從而使企業戰略、規劃貼地而行,產生更現實的價值,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競爭力。當然,這并不是缺乏前瞻性,恰恰是把前瞻性和“小步快跑”結合起來的路徑選擇。
第二,娃哈哈“在未來繼續做大做強消費行業”的戰略選擇,無疑是正確的。消費行業不倒的價值,早已被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沖擊所證明。所以,娃哈哈對主導產品采用擴大布點的戰術,采用研發領先的戰術,都足以支撐其戰略。每500公里內一個生產點的密集布點,以及研發人員和生產工人的人數占比接近1:1并將繼續增長,體現了娃哈哈的市場實力和研發實力。
第三,“朝著世界飲料業老大的目標進軍,身處中國13億人口的大市場,我認為娃哈哈很有潛能”。這就是戰略理想。我們今天的小步快跑,究竟要跑向何處?這是需要有理想導向的。假如娃哈哈只是自我陶醉市場份額,只是機械地小步快跑,它一定成不了一家偉大的企業。而宗慶后有做世界第一的愿景,在兩三年中摸到“千億”的高度,這何嘗不是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重要動力?企業家的愿景就是一種資源和能源,企業家之所以成為浙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就因為其具有動力的價值。
第四,在多元化中做長產業鏈。
娃哈哈的多元化投資是下游發展零售業,上游投資養殖業。十年前,我在談到中國的城市化提出:我們必須要有棋局思維,中國的城市化必須先布局建設城市群,否則,大城市將不堪承受之重。現在,宗慶后要去二三線城市建購物中心,相信100家的目標會在穩步推進中實現。此外,對自己的主業安全,這種安全包含著價格因素和食品安全,娃哈哈自己投資養殖業,養殖奶牛,從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并且幫助更多的農民實現增收。以上決策,是娃哈哈建立在已有優勢上的一次“伸展運動”,積極而穩妥,投資風險極小。
至于娃哈哈投資礦產,這也許是宗慶后跨出行業邊際最遠的一次“試水”。比起其他企業早就進入這種投資,似乎沒有更大新意。但是,娃哈哈的資本實力遇到海外投資機遇,還是能迸出價值火花。至于火花大小,就要看娃哈哈此番的答題能力了。我認為,大家都看好的機會往往不是原始機會,而原始機會也不等于原創機會,我們更需要用第三只眼去發現去創造新的投資領域。
(本文作者為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