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音樂研究與客戶主管漢納·查默斯表示,相比以往,如今的變化發展更為迅速,也更加徹底,消費者對商業和戰略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涉及每一個領域。
然而,變化并不一定都是負面因素,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轉化成有利因素,為公司銷售業績、市場份額和經營利潤帶來巨大的收益。
趨勢便是機遇
趨勢能給公司帶來繁榮,如果能及早發現,即便是一些潛在的威脅,也可以避免。
許多實例表明,有效地利用趨勢,會為公司和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競爭優勢,諸如消費升級趨勢、聚集趨勢、性別趨同趨勢等,都為企業和行業的利潤增長提供了機會。
具體而言,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發展,社會各個階層的消費者,開始更多地購買高端產品,這使得各大品牌能夠通過改良產品、提升供給等方式擴大市場,大眾品牌也開始擁有高端產品生產線。如嘉士伯通過發行限定版啤酒,來提升品牌知名度;法拉利也開始與意大利鋼筆制造商萬特佳合作,生產一系列辦公用品。
即使是那些最平常的產品也開始升級了:施華洛世奇與飛利浦聯合開發了“動感水晶”,這是一種鑲嵌有水晶的USB接口型高級時尚耳機和U盤,分別賣到100歐元和150歐元;葡萄牙紙制品公司雷諾瓦正出售一款“最時尚衛生紙”,售價每卷超過2歐元!
以性別趨同趨勢為例,它為化妝品公司擴大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如今男性護膚產品,已經占據了整個化妝品市場超過30%的份額。如妮維雅和歐萊雅等化妝品公司,已經成功進入了男性護膚品這一新興市場;克羅地亞護膚品制造商Adrience和芬蘭制造商Lumene公司,都開始專門針對男性設計產品;在奧地利,Reiersdorf公司為男性消費者推出了一款洋溢著夏日氣息的產品,這一款產品可以讓男性擁有潤澤的古銅色肌膚。
性別趨同趨勢也在不斷地影響新興國家,男性化妝品銷售量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上升。如今,中國男性不僅可以購買到基本的清潔護膚產品和香水,也可以買到磨砂產品、保濕乳液、植物凝膠、非堿性清潔凝膠等一些高端產品了。過半數的中國城市男性贊成男性使用化妝品。自2003年以來,在一些中國城市中,男子美容院如雨后春筍般興起。
趨勢帶來威脅
趨勢在為企業提供機會的同時,也會構成威脅,一個簡單的行為變化,足以毀滅一個行業。如在21世紀初,顧客在開始使用數碼相機的同時,也破壞了原有膠片、膠片相機市場的發展,并且這一改變太為迅速。
雖然2002年數碼單反相機的平均售價超過了1000美元,但到了2003年,美國數碼相機的銷售量已經超越了膠片相機。從2002年到2006年,膠片相機銷量逐年下降約30%;2006年,膠片銷售量僅僅只有204億卷,這一銷售量是1999年的1/4。
數碼產品生產成本變化和格式變化帶來的低利潤率,使得相機制造商深受影響:2005年,奧林巴斯將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的雇員削減了30%;柯達在2004年到2006年間削減了超過2萬個職位;20世紀70年代,寶麗萊擁有超過2萬名員工,而到2008年其員工數只有150人了。
在線免費下載音樂的趨勢對音樂產業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導致了唱片銷售量的急劇下降,從而引起整個音樂產業大規模公司重組和雇員失業。自1969年零售唱片銷售量達到最高之后,其銷售量在直線下降,如今專輯銷售量依然非常低迷。
從2000年到2007年,美國的唱片公司中有超過5000名員工被解雇,直到2007年,近3000家唱片店在4年內相繼關閉。同時,由于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導致固話運營商也同樣面臨收入大幅下降的困境。
新的趨勢也不斷地將人們的消費從以前青睞的產品上引開。從1995年到2005年,年輕人將以往用于其他產品的錢都花在了購買手機上,這一消費轉移的總額達到了5000億美元。如今,年輕人也越來越習慣用手機來看時間和定鬧鐘,這一趨勢也對手表業和時鐘業構成威脅。
態度型趨勢的出現,會降低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興趣。比如,消費意識趨勢會讓消費者更多地考慮到自己消費模式,以及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從而減少對大房子和汽車的需求。新的態度或者需求,也可能會使某種產品與其競爭產品相形見絀,如一種界面友好的產品甚至可以成功地擊敗一種技術精良的產品;iPod簡單而強大的設計,使其能夠主宰MP3播放器市場……
錯失趨勢
但是,如果錯過趨勢,那么意味著的就不僅僅是錯失一個機會那么簡單。及早識別一種負面趨勢,可以為公司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遏制這一趨勢的負面影響;而若沒能及時識別這一趨勢,那么將會使公司損失慘重,減少公司利潤,喪失市場份額。
如果對于趨勢的分析技術并不熟悉,那么同樣也很可能錯過趨勢,歷史上就有許多公司或個人因此遭受了災難性后果。無論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許多趨勢都被錯失掉了,這些錯失可能是事后才發現的,也有可能是當時就顯而易見的。
下面情境中的話,雖然在今天看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上,正因為這樣一些判斷為公司帶來了損失。
“電話有太多的弊端,難以成為交流的工具,它對于我們來說一點價值都沒有。”這是1878年西方聯盟公司拒絕生產電話時的內部記錄;“誰想聽到演員說話呢”1927年,亨利·華納(華納兄弟公司創始人)這樣質疑電影發展趨勢;“我游歷過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和最優秀的人交談過,因此,我可以向你保證,數據處理是一種短暫的潮流,持續不了多長時間。”DEC公司總裁肯·奧爾森1977年說出這番話,也意味著他們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公司難以識別消費趨勢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公司基于錯誤的假設。一些公司認為,以往的市場狀況會在以后持續不變,它們相信由于自己所在的行業能夠抵御變化,因此趨勢不會帶來多大影響。事實上,趨勢會影響幾乎所有類型的消費者,不同行業中的消費者,都在不斷地發生改變。
另外一些公司認為,自己所在的行業具有足夠的規模和實力,因此不會受到某一個特定趨勢的影響;還有一些公司認為,由于它們沒有對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因此并未能發現這一趨勢的潛在效益。任何以上假設都是危險的,因為在大多數時候,它們往往是錯誤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公司會發現,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它們已經失去優勢了。
如何捕捉趨勢
緊跟趨勢會受益匪淺;相反,錯失趨勢的損失也相當大。趨勢并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去識別,并且需要與公司政策進行很好的融合才行。
有一些公司是幸運的,它們是在商業滲透的過程中,被動地融入時代趨勢中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公司或者公司中的高層管理團隊,碰巧卷入到了某種當前趨勢中,或者得益于從目標市場上分享的經驗,從而察覺到了變化。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像微軟的比爾·蓋茨和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能夠先于一些大型企業,及早地緊追計算機領域發展的新趨勢。
但是,這樣的例子并不多見。除非你的公司足夠幸運,能夠正好融入當前流行趨勢之中;否則,準確地識別和利用趨勢的唯一方法,就是積極主動地去研究消費者趨勢。
研究消費者趨勢是一個正式的過程,需要專門的趨勢分析專家、團隊或者外包咨詢公司。這種研究可以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也可以由一系列的一次性研究組成;這種研究不僅需要包括對趨勢的識別,還需要包括對趨勢的解釋和利用。如有需要,還應該調整公司的文化和結構來適應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