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稻盛和夫先生,您經常講企業要有高收益,在報紙雜志上也經??吹?ldquo;這家企業擁有高收益”的說法。我想請教您,企業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利潤率呢?與行業整體利潤率有關系嗎?
稻盛
企業高利潤率是對苦心經營者褒獎的勛章
利潤率高低與否不該一概而論
誠如您所言,對于企業的高收益或者高利潤率,企業界和管理界都沒有明確的說法。人們的慣性思維是說,這個行業整體利潤率都比較高,而有的行業的利潤率普遍都比較低,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比如,游戲軟件業一般都被認為是高利潤行業,但對具體的企業來說,當游戲軟件在市場上熱銷時,利潤率自然高居不下,但是如果推出的游戲軟件受到市場冷遇,利潤率則會一落千丈。也就是說,企業的利潤率與行業關系不大。
京瓷創業第一年時,稅前利潤率約為10%。當時日本大型制造廠商的利潤率大約為幾個百分點,考慮到在劇烈變動的企業經營環境中,企業比較難以實現穩定的經營,我就想:制造業的利潤率應該維持在怎樣的一個水平上才算比較合適?
為此,我首先想到的是銀行利率。我和一家銀行的?a href="//q.stock.sohu.com/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諧す叵擋淮恚我曾經向那位分行長探詢:“開銀行可真是一件好買賣,看上去似乎輕輕松松就可以賺大錢似的。?/P>
要是一般人,大概會堂塞“沒這回事兒”之類的話,不過那位分行長倒是個爽快人,他直接回道:“說得沒錯,原來稻盛先生也是這么想的。”
那時的日本銀行,簡直就像是用魚鷹捕魚,把錢用繩子綁著,丟出去四處巡游,每年一次把繩子收回來,超過5%的利息也自動跟著就回來了。銀行什么都不用做,借出去的錢自己就會二十四小時不間歇地為銀行賺取利息。而反觀制造業,卻必須對人員、原料、資金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從早到晚揮汗如雨地辛勤勞作和運營,才最終能夠獲取利潤。
當然,銀行也并非就萬事大吉,如果發放的貸款無法收回,銀行將因此蒙受損失,所以銀行必須慎重地對借貸方進行審核。但相比而言,制造業拼盡全力卻只能獲取低于銀行利率的利潤率,單就這一點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由此,我逐漸意識到,“如果我們運用各種資源與員工的技術才能,辛辛苦苦地制造產品,最終卻只能獲取相當于銀行利率程度的利潤率,那這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至少應該實現高于銀行利率一倍的利潤率,也就是說創造10%以上的利潤率。”
15%~20%的利潤率才算高收益
誠然,在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價格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只要不屬于壟斷行業,企業就無法做到隨意提價。因此,在以市場價格銷售同樣商品時,要想實現高收益,唯有在企業內部進行徹底的成本控制,以高利潤率為目標,不遺余力地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認為,“要想經營一項事業,如果無法實現最低10%的稅前利潤率,那就等于還沒有進入經營的大門。而所謂的高收益,最少要達到15%~20%的利潤率”,這就是我對于高收益所定的標準,并以這個標準來督促大家實現企業的高收益經營。(稻盛和夫)
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當中,高收益就像是企業經營者的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