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略鈞策發展研究中心咨詢 顧問 黃會、賈宏海、袁麗娜
產業價值鏈分析
信息服務業是一個涉及信息生產、信息傳輸、信息分發與信息供給等眾多領域的綜合性行業;其產業價值鏈包括用戶、運營商、設備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和內容提供商等多個環節,涵蓋制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領域。
信息服務業與信息產業是密不可分的,它涉及信息產業中除電子信息設備制造、電子信息設備銷售和租賃之外的大部分細分領域,信息服務業在信息產業中的重要程度和影響力在不斷加深,滲透范圍逐漸加大。因此,首先從信息產業的結構層次研究信息服務業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
由信息產業結構圖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產業各部分構成的層次關系,信息服務業處于整個信息產業的下游區域,但同時滲透于各組成部分,與其他部分聯系最多也最為密切?;谛畔a業結構圖可以推導出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如下:
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最一般的框架可以抽象為產品(設備、信息、服務)提供—網絡運營—用戶三個環節,各個環節之間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服務流聯結在一起,形成封閉式循環結構。
成功因素分析
總體上來講,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得益于產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相互推動、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和規模經濟情況下服務提供成本及用戶使用成本的降低。
第一, 產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推動是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構成了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的主要環節。在各環節中,網絡運營商又是目前主要的推動力量。運營商投入大量資金為信息服務業搭建相關服務平臺;內容提供商積極與運營商合作,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產品;服務提供商為整個產業價值鏈設計、搭建起一個運行支撐平臺,從系統保障方面提供了支撐服務,為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 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推動了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在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搭建的過程中,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用戶的不斷成熟,產業價值鏈由以生產為中心的業務導向型轉向以產品為中心的消費導向型,形成產業價值鏈的良性循環。作為內容產品的提供方,內容集成商和內容提供商通過與消費者溝通,加強了消費和生產、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相互促進,使得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得到不斷的滿足,從而會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需求反過來又會引致供給的增多,二者的相互促進不斷推動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另外,北京是信息企業云集之地,企業間的競爭使得產品技術不斷改進,成本逐步降低,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這些都會對消費需求的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 信息產業園的完善使得信息企業逐步呈現規模經濟,企業間交易成本、企業與用戶間服務產品使用成本降低。
在北京,以中關村為龍頭的高科技信息產業園一方面聚集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為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另一方面,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的發揮大大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提高了北京信息服務企業的競爭優勢。
關鍵驅動力分析
在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中,雖然網絡運營商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上游可以聯絡設備制造商,下游整合服務提供商和內容提供商,一起為最終用戶提供網絡接入服務,但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的核心在于信息內容的制造和提供,即內容制作商、內容提供商和內容集成商三個角色。
產品內容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技術。即技術是驅動電子信息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發展的重要動力,尤其是在最初的產業化階段,技術在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上處于主導地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發展進入穩定發展期,技術應用開始平民化,技術對產業價值鏈的推動作用減弱,此時,深入挖掘客戶需求、滿足客戶不斷提高的需求轉而成為推動產業鏈發展的主要動力。消費需求是影響產業價值鏈形成和變化的首要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可見,對于需求方規模經濟效益突出的信息服務業而言,市場正成為同技術一樣成為驅動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發展的動力。
目前,我國在信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上的層次較低,龍頭企業與大型跨國公司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須加強合作,集中優勢力量,在產業發展上循序漸進,在加強服務業競爭優勢的同時,注重向制造業的滲透,信息服務業和信息制造業融合發展,形成“自主研發—特色生產—專業服務”一條龍路線,努力打造與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相競爭的品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