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家族企業必須面對家族成員與外聘的職業經理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對于職業經理人要實在地授權,讓他們有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但授權要“漸進”,“突變”就要出大問題。
他說,目前我國內地有數百萬家民營企業,其中80%以上屬于家族企業。而在世界范圍內,家族企業的比例也高達65%~80%。任何家族企業都需要面對的難題,就是企業中的家族成員與外聘的職業經理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新希望集團對于職業經理人的態度是招進來就要實在地授權,讓他們有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但授權要“漸進”,“突變”就要出大問題,允許犯錯,并保護和支持其開展工作。在與職業經理人關系的處理上,新希望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包容性。
“我們耐心地等待職業經理人了解,認可。家族企業在需要職業經理人幫助的同時也給了他們空間,給了鍛煉、學習
的機會,并且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選擇對了目標,選擇對了老板,也是給自己選擇對了學習的對象。”
從變革
開放到現在,與劉永好同在80年代創業的民營企業家,現在仍然活躍的已經不多了。成為一個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需要哪些必備的素質? 對此,劉永好表示,首先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即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創業,成為行業的“專家”、“行家”;其次良好的心態必不可少,要在成功的時候頂得住榮譽的壓力,在失敗的時候頂得住挫折的磨煉;三是要有吃苦的準備,要能做到堅持不懈;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動力,要“順潮流而動”,思想意識更要“超前半步”;更為重要的是創業者和創業行為要講良心,兼顧道德約束和自律。
隨機讀管理故事:《盲人過橋》
有個盲人經過一條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橋,從橋上摔下,兩手抓住了橋欄。他戰戰兢兢地抓緊欄桿,自己估計松手后肯定會掉進深淵里。過路人告訴他:“別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緊抓著欄桿高聲呼叫。時間長了,手上累得沒力氣了,一松手就落到橋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來,說:“嗨!早知道橋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讓自己受這么長時間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這個盲人是有些夸張,但企業管理中常常會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寧可把下面想的恐怖點,預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這個是危險的,所謂的憂患意識,要把問題想得更加復雜點,把問題想得更加困難點,這從某種角度而言沒有錯,但對企業戰略來說是存在問題。
企業戰略過程中對于未來預估,往往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某種預估將會對當下的行為發生扭曲,企業會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無謂的因素上。寧可想得復雜點,不要想得太容易,這種思維其實是掉以輕心的反面,中國人有句話叫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其實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從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業管理中,若沒有這種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會事倍功半,當然有這種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鵝現象在當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論與模式如此之多的當下,企業著眼于當下的未來預估,將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核心要解決的問題。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