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我是UAMFM6班同學小新。閱讀這一期的內容你將收獲到:
互聯網APP產品規劃核心思路/產品需求分析方法。
通常BAT的產品經理在負責新產品時會思考以下6個關鍵問題,來梳理行業核心思路及判斷產品核心需求。
1、產品定位
我們的產品是什么,產品的核心價值有什么,產品的差異化在哪?
那么產品定位的確立,是解決目標用戶及市場的問題,而市場和行業用戶情況是為了確定市場機會的問題。
所以假如你是一位新人,對于整個市場和行業都不了解,建議先明確你的產品能幫助用戶解決什么問題,也就是核心價值。這一定會幫助你定位產品,以及鎖定目標用戶。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閑魚APP】軟件
產品是什么:它是一款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軟件,
產品的核心價值有什么:它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了二手商品的交易能力,解決了用戶想賣閑置商品,購買優惠商品的功能服務。
產品的差異化在哪:和同類產品的差異化在于,淘寶平臺和支付寶的注冊用戶可以直接登錄及售賣產品,這使用戶感到十分的便利。
同時,很多優質的二手商品還可以展示在淘寶網的網站頁面上,增加了用戶商品的曝光渠道。
另外,像“魚塘”等基于地理位置推薦,以及其它個性化的服務也是閑魚產品的差異之處。
再來看一款內容類的軟件【美食杰APP】
產品是什么:slogan是:做菜只用美食杰,所以可以看出,它是一款飲食食譜內容提供的社區產品。
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一定是在內容上,也就是食譜內容庫的搭建,比如食譜的數量、質量和原創性等等。
所以這里要和大家說的是,做內容軟件,假如內容的質量和原創沒有保證的話,核心價值很難體現,很難再與其它同類的產品競爭。
產品的差異化在哪:除了食譜內容與眾不同之外,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飲食習慣推薦適合的菜品。基于食譜內容,衍伸出周邊具有特色的服務,比如美食達人、美食社區、美食活動等等。
產品核心價值和差異化如果沒有真正的得到體現,那這樣的產品一定沒有亮點,在市場上得不到目標用戶的認可。
我們的產品是什么,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產品的差異化在哪?
以上這句話希望大家能夠牢記在心里,并能學以致用。建議大家在接觸任何一個新APP產品的時候,需要快速使用這句話來驗證產品的定位。
2、標桿產品
也就是這款產品競爭對手是誰?國內外有沒有類似競品的成功案例?我們的產品應該怎么做?
在當今社會下,所有用戶的主流需求都已經被滿足,國內外的軟件產品琳瑯滿目,所以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直接競品或者類似的競品產品做比較。
我們在拿到一款產品時,需要快速找到它的同類競品,分析競品產品的核心功能與服務。這樣才會使得我們更加清楚,我們的產品需要做出什么功能來適配目標用戶。
競品分析有兩個目的:
A、知己知彼:了解市場上同類產品和本品的相對位置
B、取長補短:選取競品可借鑒的地方,對本品做出改進。
作為互聯網行外人,假如您想快速分析競品,建議可以從最基礎的產品設計分析來著手,通過功能、交互、視覺三個方面進行競品和本品的比較。
首先是功能分析:對該類產品的用戶需求或是用戶使用過程進行歸納,形成幾個相對穩定的主要維度,然后在每個維度上進行比較,從功能的完備性(必要功能是否都具備,是否人有我有)和完善性(是否人有我優)進行逐項比較。
所以功能分析也能夠啟發對產品定位的思考。
在功能比較的基礎上,考慮具有可比性的功能的提供過程的交互比較。有時候比較操作步驟數量,有時候比較交互的輔助質量。
最后是對視覺進行比較。相比前兩者,視覺顯得比較表面化,相對獨立。同樣也是用啟發式評估的方式,在實際體驗各競品過程中進行對比。
3、典型用戶
也就是這款產品的用戶有哪幾類?每一類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通常我們在接到一個產品或項目時,需要先了解針對于這個產品的主流用戶的屬性分析。
比如說QQ空間這款產品,它其實可以是供所有地區的大眾用戶都能使用的一個社交產品,但使用最多的主流用戶,也就是活躍用戶通常集中在一線、二線城市,這些用戶大多為11-24歲學生及部分白領,這部分群體樂于分享,渴望被關注,體現優越感。娛樂至上,有大量的碎片時間,對虛擬消費不敏感,同時注重隱私的獨立空間。
再比如美食杰APP產品的目標用戶,雖然我們無法看到這款產品的用戶屬性數據,但我們通過大致的判斷能夠得知,美食內容類的產品目標用戶可能是女性用戶大于男性用戶,他們的職業有可能是都市白領、家庭主婦、喜歡研究美食的小達人、想控制體量所以對食品的食材和作法有嚴格要求的男生或女生。
通過調研和分析就可以知道,用戶的職業和使用場景,使用該產品的需求都有哪些等。
其實由于現在很多行業的產品類似,大家可以通過類似產品對標等方式,來提前確定你的目標用戶的大致屬性和行為,以便于你提前預判產品的核心功能點。
對于目標用戶的判斷和核心需求的解決,是我們產品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一定要從不斷的實踐中收獲經驗,從而快速判斷你的目標用戶需求。
4、核心功能
產品的核心功能有哪些?分別滿足用戶的哪些核心需求?
對于這一部分的思考,其實是從上個部分也就是典型用戶的需求中延續下來。產品經理需要從需求中抓住最核心的功能。成功的產品,無論有多少功能,一定會持續專注和優化產品的核心功能。
典型用戶的需求也可能是非常多的,并不是所有功能都可以同期一并上線,也并不是所有需求都能夠被滿足。大多數的互聯網產品除了核心功能之外,總是會有一些別的功能。
通過頭腦風暴,或是項目小組討論而產生新的功能,我們稱之為功能的加法。做加法對于任何產品任何人來說,想必都不是一件難事。通過各種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成百上千的功能列表。從眾多的功能中,去除那些用戶不需要的,或是很少需要的,保留那些對用戶真正有意義的功能,我們稱之為功能的減法。
在互聯網的產品上添加新的功能是如此容易,并且聽起來又如此美好,因此人們總是樂于在自己的產品上不斷的加入那些用戶“可能”使用的新功能。然而隨著互聯網產品的新功能越加越多,隨之而來是開發、維護成本的增加,產品打開的速度越來越慢,性能越來越差,老用戶對產品感到陌生,新用戶對眾多的功能感到無所適從甚至于沮喪。
因此當互聯網產品添加新功能的時候,很多時候并不能獲得用戶量的增加和用戶滿意度的提升,有些時候用戶滿意度會不升反降。
大多數的互聯網產品總是在不停的做加法,也因此進入產品迭代的的怪圈之中。在這種大環境下,注重功能的減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只有持續明確、專注、優化產品的核心功能,敢于放棄多余功能,保留對用戶真正有用的功能,才能最終開發出杰出的互聯網產品。
5,核心內容
即為用戶最關注的內容是什么?或者說哪些內容能吸引用戶?
產品上線的初期就需要建立內容標準。什么樣的內容是合適的,什么樣的內容是不合適的,應該排斥的,在產品上線伊始甚至產品策劃階段,就應該達成共識,并制定相應的標準。它將是未來產品運營的重要依據,并會通過產品傳達給用戶,同時內容會隨著產品運營不斷深入而日益清晰完善。
我們再比如說:美食杰APP,基于分析的幾類用戶屬性及需求我們可以發現,用戶關注的核心內容一定是在食譜本身的數量、質量和原創性。那么公司可以根據自己所在行業的優勢,原創一些超高質量的食譜內容作為平臺的初始化內容,吸引用戶訪問,快速樹立示范,也便于市場推廣。再通過不斷運營的方式,引導一些美食達人用戶持續上傳一些原創的食譜,高質量的內容從而也夯實了平臺的食譜內容庫。
同時在食譜的味道、烹飪時間、食材熱量等等方面再不斷的挖掘和優化相關內容呈現給用戶,最終這個產品也一定會收獲到目標用戶的好口碑。
6、商業模式
即為滿足用戶需求基礎上,產品如何賺錢?
關于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分析這是個比較大的課題,在本次分享中不做贅述,這一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如何快速思考你的產品的商業模式。用最直白的話講就是,你怎么通過這個產品賺錢?
通常我會快速思考幾個特別簡單而直接的問題,
1、如何讓1位目標用戶愿意付費?
2、如何讓1群目標用戶愿意積極的付費?
3、如何讓1群目標用戶愿意持續的付費?
4、如何讓平臺現有用戶愿意分享朋友們使用你的產品,并成為潛在的新付費用戶?
假如你在求證這些問題的時候遇到了困難,那你不妨從今天的主要內容中尋找答案。
1、產品定位。
我們的產品是什么,產品的核心價值有什么,產品的差異化在哪?
2、標桿產品。
這款產品競爭對手是誰?國內外有沒有類似競品的成功案例?我們的產品應該怎么做。
3、典型用戶。
這款產品的用戶有哪幾類?每一類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4、核心功能。
產品的核心功能有哪些?分別滿足用戶的哪些核心需求?
5、核心內容。
用戶最關注的內容是什么?哪些內容能吸引用戶?
6、商業模式。
通過以上的思考與規劃,真正為用戶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打造出擁有核心競爭力和讓客戶愿意付費到持續付費的一套完善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