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能如何攻破施樂壁壘
眾所周知,施樂是復印機的發明者,為了保護自己,它煞費苦心地申請了500多項專利,構筑了堅固的“城墻”,設置了有效的進入壁壘,做到了“過河拆橋”。在專利有效期之內,沒有人能向它發起有力的挑戰,并對其構成威脅。但是專利這個“進入壁壘”有明確的時間性,因此成功的運用專利來保護自己并不意味著可以“睡大覺”,這是打防守戰的“老大”必須注意的問題。可以說在任何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后都有若干雙眼睛在盯著,它們就是那些競爭對手。對于施樂的復印機市場來說,佳能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一個公司要進入一個新市場,或者開發 —個新產品,應當從哪里下手呢,可以說答案非常簡單,甚至簡單得有點令人吃驚。實際上你只需要得到6個問題的答案,就找到了創新的源泉,即現有消費者對該類產品最不滿意的3個方面是什么?尚未消費該類產品的潛在用戶為什么沒有消費,他們的3個顧慮是什么?有了這6個問題的答案,就找到了搶占競爭對手市場的突破口。
佳能公司正是通過這種分析方法,經過市場調查以后發現:施樂的復印機屬于集中復印的模式,只有大企業,或專門從事復印業務的機構才買得起。很多小企業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卻承受不了高昂的價格,還不如拿到外面復印合算。另外還有許多其他問題,諸如一個大型企業只有一臺復印機,用起來不方便;復印機需要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來操作,既麻煩又不保密,因為很多要復印的資料是企業機密;有些企業并不需要高質量的復印,只要滿足基本需要就行等等。這就如同傻瓜相機與單反相機的關系,大多數消費者喜歡傻瓜相機,而只有專業人士才喜歡單反相機。
針對這些問題,佳能發明了適合中小型企業用的復印機,也就是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復印機。但有了一個好的產品概念,是不是就要馬上投產呢?佳能并不這樣認為。他們主要考慮的是市場競爭的互動性問題,即本企業做某件事的時候要想到其他企業會如何反應。因為,對于佳能來說,有一個問題令他們非常擔心,就是如何與施樂這樣一個復印機領域的“巨無霸”去競爭。如果產品受到市場的歡迎,施樂是否會還擊?如果還擊的話,佳能是否能挺得住?別忘了施樂的品牌和復印機技術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再往深處想一下,即使施樂看不上這個市場,一旦產品暢銷,其他企業是否會加入競爭?特別是那些與佳能具備同樣或類似專長的日本公司。
經過這些分析,不難判斷,佳能是無法過河拆橋的。所以,佳能選擇的競爭策略是:把自己的發明設計以非常低的價格轉讓給其他日本同行,包括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如美能達,理光,東芝等多家公司,從而實現聯手做市場,共同宣傳推廣小型復印機“分散復印”的優點,刺激市場需求、形成一種“勢”,并從根本上改變了施樂制定的游戲規則,用多家企業的集體力量去戰勝一個強大的對手,實現了以小搏大,以弱勝強的戰略目標。因此,這一案例可以稱得上是商場競爭中的一個精彩回放。
協同競爭才能作大市場
通過這一案例,可以給人們兩點啟示。首先,佳能實際提出了一個競爭新概念,即“協同競爭”。而且,近幾年它已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一個新名詞。其實,“協同競爭”是源自英文的“協作”與“競爭”兩個詞并將其合并而成。
由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資源配置國際化的加劇,一些創新型企業發現市場機會以后,自身不具備獨占市場所需要的相應資源,以及設置有效的進人壁壘,以便實現從初級競爭到壟斷競爭的迅速過渡,只好借助他人甚至對手的力量共同“做餡餅”,以圖戰勝更大的對手,從而實現“共同致富”。等到“餡餅”做大以后,在“分餡餅” 的時候,才開始競爭。
這種方式對中小型企業,對未知前景的新產品來說,不失為良策。也就是說,與其設置種種障礙阻止對手加入競爭,不如將發明設計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其他競爭者,以打消他們獨立開發設計類似產品的念頭,從而承認本企業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只要企業有實力,繼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就能持續走在本行業的前頭。這種“協同競爭”就遠比死拼硬扛要省力,也更有效。這就是拆不了橋的另一種方案,收取“過橋費”,用“疏”的辦法來代替“堵”,這對國家、對社會也有好處,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做到分工合作。這也符合商場上的基本原則:有錢大家賺。
另外,由于用戶的需求日益復雜化,離散化,一個企業要想建立一個有利可圖的“盈利行業”,在競爭中生存與發展,并樹立穩固的優勢地位,就不得不與其他企業、甚至是過去的競爭對手并肩作戰,共同激發消費需求,共同開發市場,甚至共同防御替代品的威脅,從而實現各有側重、各有特長的特色經營。
最后,回過頭來看一下施樂的問題不難發現、他違背了“老大”打保衛戰時應當遵循的游戲規則,所以才會出現自己開創的市場被它人大片地占領。那么,什么樣的企業應該打保衛戰呢?答案只有一個,即像施樂這樣處于市場上老大位置的企業,或者說市場份額最大,居于相對壟斷地位的企業。防守戰的基本原則是“自己打自己”,也就地說一定要搶在競爭對手之前用自己的新產品來替代老產品,以求先發制人,避免形成惡虎難敵群狼之勢。這方面,英特爾頻繁推出芯片新產品,幾乎令人應接不暇,就是成功運用這一戰略的典范。
總之,在現代社會,很多行業都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即大多數企業只有在其他企業成功的時候才會取得成功。所以,企業決不能在市場還形不成規模時,就忙著做市場細分。因為在這樣—個“企業生物鏈”決定企業成敗的時代,要想穩步地發展,就要“有錢大家賺”,“利益大家攤”,共同塑造有利于本企業的”競爭環境和游戲規則”,掌握競爭的主動權。所以。“協同競爭”是一種新觀念,是一把競爭的“雙刃劍”,它既能阻止對手加人競爭,起到防御作用,又能突破對手設置的障礙,起到進攻的作用。當然,用不好也會傷了自己。所以一定要慎重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