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秦池因為當了央視廣告標王,名氣如日沖天,出現了巨大的產品市場需求,但因其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一則“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的”系列新聞報道就輕易地將秦池擊倒了。

南德的牟其中更是造名高手,先后提“一度”理論、“平穩分蘗”理論、“智慧文化”理論,甚至提出投資建設北方香港、炸開喜馬拉雅山、投資控股“國際衛星-8號”等等,使得南德在中國的天空一度“光芒奪目”。可悲的是,除了“罐頭換飛機”外,南德還做過什么盈利項目就不得而知了,結果是企業關門,總裁入獄。
從長遠發展來講,企業僅有造名肯定是不夠的。如果企業只是想“名噪一時”的話,僅有造名也許就夠了。但如果要想長久發展,脫離造實的造名就是背道而馳,自毀長城。因為造名會造成過大的市場預期,當企業不能提供與名氣相稱的產品和服務時,就不能產生持久的市場忠誠度;企業一旦出現信譽風險時,消費者就會有極度上當受騙的感覺,企業也就無法在市場上立足了。
所以企業在炒作過程中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被商業炒作制造出的表面輝煌所迷惑,進而使自己的商業思維簡單化,一味追求新聞效應。于此同時,還要注意揚長避短,在通過炒作獲取巨大關注后,將這種關注內化為對企業品牌、價值觀以及企業精神的認可,實現從知名度到美譽度的轉化,這才是炒作的終極目的。加璐家居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不錯。加璐以精品多功能嬰童家具殺入市場后,引起了大眾媒體的廣泛關注。之后,加璐又舉辦了“家具價值主義新視界”活動,以“為家具抽脂減肥”之名,呼吁家具企業把虛高價格實化、將設計簡化,同時推出自己的“多變王”精品多功能嬰兒床。“家具抽脂減肥”再度引起轟動,這不僅是加璐向行業開炮,也將是行業向加璐開炮的開始。加璐在殺入嬰童市場后的頻繁活動,也不乏有企業造名之嫌,但加璐卻做了實事,炮轟嬰童家具業的暴利現象,這本來就給社會帶來了益處。同時,加璐在產品質量管理、售后服務、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出色表現,也讓人看到加璐并不只是在造名。
炒作確實是企業最初出名的最好方法,任何公關活動的開始,最初靠的可能就是新聞炒作。但企業也必須清楚地知道,炒作是把雙刃劍,它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但過度炒作或者惡意炒作都會傷到自己。企業,僅有造名是不夠的。企業在出名之后,是否在另外各方面的發展速度都能跟上名氣上升的步伐,內外部是否能及時完善,這些都是企業還應該考慮到的。
企業想做大做強,還需要滲透一定的企業文化,培養團隊的戰斗力和執行力以及領導力!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