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股市看做一個產品的話,目前它在大眾心中成功的建立了這樣一種認知:股市就是提款機。通過各種媒體上不斷傳播那些炒股掙錢的傳奇和段子,我們被引導去認為:無論是誰都可以在股市里賺錢。
當股市走勢跌到谷底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被欺騙了,實際上是我們首先欺騙了自己。
絕大多數人過高的估計了自己在炒股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炒股高手,絕大多數人都堅信自己比別人更理智,更能夠在股市下跌之前提前剎車,而不是最后一波被屠宰的人,堅信自己在股市當中一定能贏。
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絕大多數人是不適合炒股的,就像絕大多數人不適合做醫生一樣,做醫生需要天賦和專業知識,做股民同樣也需要一定的天賦和專業技能,所以多數人在股市里都是非理性的。所以多數人對自己過分的自信,我們想想看連街頭賣菜的大媽都在炒股的時候,人們把炒股看的多么簡單。我們首先欺騙了自己,然后集體進入了股市,結果集體被屠宰。
很少人了解股市后面的局,這就像我們進了賭場,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運氣好,不會抓到那個最糟糕的骰子,但是你會發現,最后掙了錢的一個是莊家,一個是開賭場的人。這就是為什么散戶注定難逃流血的命運,因為他永遠成為不了局內人。
從跌宕的股市里反饋出人性的一面:每個個體往往對自己過分的自信,從而造成了多數人整體的自我傷害。
如果你不騙自己,沒人能騙得了你,只要你理性分析自己的優勢弱點,做一個理性的判斷,你會發現在中國90%的人是不適合炒股的。
問問自己:你真的屬于那10%嗎?
隨機讀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參學。師傅問:“什么時候動身?”“下個星期。路途遠,我托人打了幾雙草鞋,取貨后就動 身。” 師父沉吟一會兒,說:“不如這樣, 我來請信眾捐贈。
師父不知道告訴了多少人,當天竟有 好幾十名信眾送來草鞋,堆滿了禪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帶來一把傘要送給 和尚。和尚問:“你為何要送傘?”“你的師 父說你要遠行,路上恐遇大雨,問我能不 能送你把傘。”但這天不只一人來送傘,到了晚上, 禪房里堆了近50把傘。 晚課過后,師父步入和尚的禪 房:“草鞋和傘夠了嗎?” “夠了夠了!”和尚指著堆在房間里小 山似的鞋和傘,“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帶著。”
“這怎么行呢?”師父說,“天有不測風 云,誰能料到你會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萬一草鞋走穿了,傘丟了怎么辦?”師父 又說:“你一定還會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請信眾捐舟,你也帶著吧……” 和尚這下明白了師父的用心,他跪下 來說:“弟子現在就出發,什么也不帶!”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備,而是有沒有決心!有決心了,擬定目標了,一切都不是問題!請帶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標在遠方,路在自己腳下。 每邁出一步,都是一點點收獲! 帶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