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瓶”有何不同?就是原本的可口可樂蓋上長出了一對“紅色鹿角”,就是這一精心設計,讓無數“鹿晗粉”在早上6點就趕到VANGO現代中心店排隊,只為獲得印制自己名字的可口可樂定制版的“鹿角瓶”。而活動當天,單店單品較以往40倍的成交量也足以展現“粉絲”的實力。
在資本熱的今天,“粉絲經濟”也驗證了消費升級的強大想象空間。從粉“偶像”,到心甘情愿買“偶像”所代言的產品,他們為“偶像”一擲千金。粉絲經濟除了花錢,還帶來新的產業結構,新的商業機會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便利性消費模式成營銷新寵
“鹿角瓶”其實是可口可樂與VANGO合作合作推出的,在浙江首推的三家VANGO鹿晗主題可口可樂快閃店均限時開張1天。當天,買兩瓶500毫升的可口可樂即可參與抽獎,送鹿晗明信片、鹿晗抱枕、鹿晗扇子和“鹿角瓶”。
“當天現場雖然室外溫度高達35攝氏度,但在排隊等候的隊伍中,既有孩童,也有抱了滿懷可樂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媽媽,更有焦急地排隊幫女友買可樂換‘鹿角瓶’的男友。”華潤萬家VANGO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本次活動作為產品+明星的承載體,帶來銷量喜人的現象充分體現了年輕群體的巨大消費潛力。”
無獨有偶,網易考拉贊助了《花兒與少年3》后,明星同款產品也是賣到脫銷。據網易考拉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在《花兒與少年3》首播后,娜扎所使用的同款RE:CIPE水晶防曬噴霧的銷量當天就一路攀升。而在節目播出第二天,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陳柏霖的粉絲馬上實現了對娜扎粉絲的逆轉,“大仁哥”同款花王蒸汽眼罩在網易考拉上的銷售走勢竟然急速追上了娜扎使用的同款防曬噴霧。
“商品熱銷是驗證明星人氣指數的最好方式,娜扎的粉絲多為年輕人群,一想要,就馬上買。而陳柏霖粉絲后期深厚的實力表現,也證明了他新一代‘師奶殺手’的頭銜。”網易考拉的相關數據分析師這樣說。
有關營銷專家分析,對于商家來說,同樣的單品,同樣的價格,當產品加上明星,還是擁有巨大消費市場,那么跟誰合作能達到最佳效果便成了關鍵。而近年來,中國城市消費者追求高品質和便利性的消費趨勢正不斷增強,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節省購物和外出就餐的時間,于是“小而美”的便利店或者網購等消費方式漸成主流。聰明的商家將兩者結合到一起,則達到了最好的營銷效果。
強IP創出流行文化
IP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就在上周末,杭州嘉里中心,ofo定制版“小黃人”共享單車在杭首次亮相。印有“小黃人”圖案的車輪圈,車身的“小黃人”貼紙,車頭兩個呆萌的“大眼”萌點滿滿,吸引了很多市民爭相拍照。
“如果街頭看到有‘小黃人’的車,肯定想上去騎一騎,太萌了。”
“趕緊拍個照發朋友圈,之前看到別的城市有,沒想到那么快就到杭州了。”
事實上,這次ofo與“小黃人”的合作也很明確,在車上的二維碼掃描處,就可以看到《神偷奶爸3》的宣傳帖,顯然就是一次為電影上映做的推廣活動,而市民們的熱議,恰恰驗證了ofo此次營銷的成功。
IP跨界向來講究門當戶對,火爆全球的“小黃人”和人氣爆棚的共享單車創領者,兩者的結合看似偶然,其實也是必然。現在,由于共享單車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高的程度,因此自然為營銷平臺提供了條件。如今ofo和摩拜都已經開展了類似的業務,今后廣告推廣業務或將成為共享單車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另外,比“小黃人”早一些到達杭州的LINE FRIENDS丘可之家全球巡展,近一個月來在市民中也是熱度不減,每天打開朋友圈,時不時要被布朗熊、可妮兔、莎莉雞等刷屏。而迎客至今,限時周邊產品的體驗店里出售的周邊產品,無論是公仔、手機殼、本本、小錢包,甚至是冰淇淋,幾乎很少有女生可以對它們“說不”。
在IP品牌和借勢的品牌之間,一邊代表著強識別性和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另一邊是期待碰撞出無限可能的企業,借勢強IP進行跨界營銷傳播,已經成為廣告主不容錯過的討巧玩法。
商家應找準定位
并定期迭代
粉絲經濟由來已久,天然的崇拜與跟隨特征使具有粉絲屬性的人群在社會群體中一直占據相當高的比重。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曾在媒體上表示,如今社會上,隨著經濟的發展,粉絲經濟的總體預算、市場容量變大了。而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出現,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明星更容易變現、獲取他們的知名度紅利。“一方面是市場容量增大,另外一方面新的市場被新技術所發掘,兩者疊加出一個更加火熱的粉絲經濟也就并不奇怪。”
而粉絲經濟的定位是運營粉絲經濟的根本。中國實戰營銷戰略專家諸強新表示,國內當下粉絲群體的特點有浮躁、用戶基數龐大等基本特點,而商家在應用粉絲經濟的時候,找準定位很重要。
諸強新對記者表示,互聯網營銷有句話叫:粉絲即渠道。所以很多公司都把吸粉作為第一要務,但沒有精準定位的粉絲是沒有太大價值的。“確切地說,我們要的是忠粉。想要吸引忠粉,關鍵要懂得精確定位。”
他建議商家,首先品牌氣質必須與粉絲氣質相吻合,那就應該找準用戶群。其次,粉絲質量重于粉絲數量,企業進行粉絲營銷時要注意高格調,而為了吸引高質量的粉絲,也要維持長期持續性的話題,還得結合社會熱點,有新意,要迭代產品。另外,也要保持粉絲的活躍度,只有活躍度高才能有粉絲黏性,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強化粉絲體驗,用場景化營銷制造品牌感覺。“營銷的本質就是讓使用產品或服務的人感覺好。不能一味只顧吸引眼球,做得更專注一些,才是維系粉絲經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