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清大工商管理M29/M33班迎來了張利老師和一堂精彩課程《互聯網年代營銷贏思維》。張利老師是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企業家研修班客座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投資家研修班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客座教授,中共中央黨校特邀教授。
張利老師不屬于學院派,而是從市場實踐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實力派。他對問題的分析往往一針見血,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張利老師戲言,聽了這堂課能省下幾千萬的營銷推廣費,你相信嗎?
還是看看庫博士幫你整理的筆記,好好回味一下吧。
今天,張利老師的主要觀點是:營銷的唯一目的,是和客戶建立起持久的交易關系。這方面,電商優勢并不明顯。機會屬于傳統企業里懂互聯網的人。
張利老師的課程有兩天,今天分析了營銷拐點的到來,提出營銷回歸。以往的營銷招數都不好使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反腐力度大、過剩年代到來以及互聯網的沖擊。2016年是電商倒閉年。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從互聯網時代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占領終端更難。網絡時代最稀缺的是人的關系。電商倒閉的深層原因就是不重視用戶培養。從這一點出發,張老師提出營銷回歸的觀點。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張利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
-
從推送思維變成分享思維。
新媒體的廣告思維不是推送,而是分享。所謂微信營銷,是發動客戶在朋友圈說你好。
-
互聯網+什么?加核心競爭力。
傳統企業要把精力放在核心競爭力上。從荷蘭郁金香產業的案例出發,老師在清大EMBA課堂分析,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戰略,使得全世界球莖類花商無法與荷蘭競爭。產品做好,營銷就變得簡單。
-
營銷的價值觀要從有分別心的二八定律轉為無分別心的長尾思維。
傳統企業信奉二八定律,而互聯網時代服務小客戶是零成本的,所以要盡一切可能做零售。因為:零售客戶現金流好;口碑好;易于傳播;能夠吸引大客戶。尤其是大型企業,思路必須轉變,從筷子法則轉到牙簽法則。
-
網絡營銷要四大工具聯合使用。
微博:信息獲取工具,危機公關法寶。
微信:情感交流工具。
搜索引擎:客戶自我教育工具。
電商平臺:成交工具。
-
做好私域流量。
網絡年代兩大謊言:流量=銷量;互聯網的競爭是入口的競爭。
老師強調,五大電商平臺贏利模式一樣,全是流量販子。所以,凡是互聯網老大鼓勵我們做的事,堅決不能做;凡是老大不鼓勵的事兒,仔細看,機會就在這里。
做電商的,要一個不漏地把客戶從電商平臺搬到朋友圈,做私域流量。
-
從利差思維變成顧客問題解決方案思維。
中國營銷人堅持3件事:渠道為王、深度分銷、決勝在終端。這三招依然好用。傳統渠道的出路,一是社區商務,二是鄉鎮商務。但是思路一定要從利差思維變成顧客問題解決方案思維。參考夏威夷便利店的案例,游客95%的剛需能在這里滿足。
-
怎樣節約幾千萬營銷推廣費
完全靠燒錢引流是不靠譜的。要有這個信念:1分錢流量費不花,照樣把營銷做好!具體做法是先把微信好友引來、把微博客戶引來、把論壇客戶引來,在這個基礎上花一點錢,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是營銷的基本功所在,只能靠自己。
-
移動互聯網時代本質思維:R2R
人到人,是移動互聯網的本質,一切營銷以人為主。人的含義是粉絲、用戶和客戶。粉絲們的聲量帶來用戶的體驗,用戶的口碑決定客戶的購買。
爭奪人,是爭奪人的注意力,要有趣、有用、有意義;爭奪人,是爭奪使用時間;爭奪人,是爭奪客戶關系。
-
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核心:發動群眾。
精準營銷的邏輯不太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變化是鏈接。屌絲背后有土豪,土豪背后有屌絲。所以這個時代的傳播不是探照燈模式,是電磁波模式。
明天,張利老師會講到產品基因和產品推廣。屆時,庫博士會繼續和您分享張利老師的精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