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島國一組名為“杯緣子”的扭蛋玩偶火的一塌糊涂。
一個杯子邊緣OL(Office Lady)小玩偶,上市一周內賣出10萬只,三年內,緣子小姐給奇譚俱樂部帶來了30多億日元的收益。到目前為止,杯緣子一共賣出了 1200 萬個。
今天講講杯緣子背后的奇葩公司奇譚俱樂部。
“奇譚俱樂部 ”成立于 2006 年,如今走過 10 個年頭。到去年9月,這家公司員工只有13人,但是他們去年創造了17億日圓的收入!
一個差點被槍斃的作品拯救了一家公司
“奇譚俱樂部 ”創始人名叫古屋大貴,今年41歲,古屋在玩具大廠Yujin擔任企畫10年,在工作的十年時間,古屋大貴做過業務與企劃,他從這家公司的員工數目只有 25 人時,待到了100 多人左右。
古屋大貴曾經嘗試在 Yujin 里提一些有趣的企劃,但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張,決策過程變得越來越繁復。除了繁復,最終的定案往往與最初的企劃不同,這讓古屋大貴萌生退意。
2006年創立奇譚后,前三年因為資金不足,靠著為Hello Kitty做代工由于日本玩具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公司一度差點倒閉。
2012 年,古屋大貴累積足夠資金,找到崇拜已久的漫畫家田中克己,他希望將田中克己所畫的做成扭蛋,并且開始販賣。
當時,田中給他10份設計草稿,由全體員工進行排序表決;結果出爐,第一名是磁鐵,第二名是手機吊飾,第三名才是杯緣子。第三名本來要被放棄,但是古屋覺得杯緣子有趣又能融入生活,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生產了出來。
古屋坦言,當時自己連看著打樣出來的杯緣子,都無法確定它會賣,但田中的構想打動了他。原來,日本人普遍習慣在吃美食前拍照上傳,如果照片中有個女孩攀爬在餐具上,畫面不是更有趣?
沒想到,杯緣子才上市不到一周就狂賣了 10 萬個,半年之后銷售出 100 萬個。
古屋大貴回憶:當時發現好多OL把食物拍照傳到網上,于是他腦洞大開——如果食物旁邊有個現代版拇指姑娘陪你聊天,不是更可愛嗎?
杯緣子的成功,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日本媒體的關注,當時許多報章雜志紛紛報導這個炙手可熱的扭蛋,盡管標題大不相同,但背后意思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杯緣子大人氣的原因是什么?”
2016 年2月,日本節目SMAP x SMAP推出了一個名為“杯緣的剛子”的單元,由前 SMAP 的成員草彅剛 cosplay 成杯緣子,在巨大的杯子上挑戰各種杯緣子的姿勢。
節目一推出,立刻刷爆網絡,由于節目廣受好評,制作單位更再之后還推出了兩集。
在扭蛋市場里,能賣出20萬個已經非常不錯,50萬是大賣,但是Fuchiko自2012年誕生以來已經到了1000萬個,成為了扭蛋界的神話。
杯緣子之所以大賣,有幾個原因:
定位獨特
從杯緣子如此龐大的銷售量就能知道,杯緣子的目標客戶,絕對不是兒童而是需要由一點點的玩心來治愈的大人。因此,20到30歲間有玩心的大人是杯緣子的主攻市場。
杯緣子尤其受白領歡迎,大家都是努力工作的小小員工一枚,為了平衡工作壓力和平日勞累的身心,身邊總需要有一兩件小物的陪伴。
參與感很重要
比起一般扭蛋,杯緣子的可玩性高很多,塑料玩具多半只能擺在桌面,而杯緣子的姿勢千奇百怪,反而能激發想像力,杯緣子更方便與其他玩具搭配,進行二次創作。
盡管如今杯緣子商品眾多,比起那些已經有故事的動漫角色,它刻意去掉名字、世界觀和國籍,只有一個杯緣攀爬的形象,把后續留給消費者詮釋。
“拍吃”是一個很大的風口
吃飯前拍照不單是在中國,幾乎成為全世界當下的風潮。白領將杯緣子花式po到社交媒體上,奇譚不用花一分錢做廣告就能產生無比強大的傳播效果。
隨著杯緣子的熱賣,這種形態的商品成了一個可復制的趣味,使得其他玩具廠的角色也以杯緣子作為發想推出系列的公仔,或是直接與奇譚俱樂部合作推出杯緣子。
小團隊是奇譚俱樂部爆款頻出的關鍵
去年九月,NHK 的一檔電視節目總結了 2016 年值得注目的日本中小型企業,“奇譚俱樂部 ”榜上有名。
奇譚俱樂部成立十年以來,員工人數始終刻意保持在 10 位上下的社員人數。這大概是古屋大貴認定能持續生產創意力十足產品的標配了。“之前公司有增加社員到 20 個,后來發現不行(變得復雜),所以就又開始減少社員數,目前是 13人,外加兩個特約”。
古屋說,“純粹做爽的”是他以前在大公司無法滿足的欲望,也是他自創品牌的初衷,所以直到今天,奇譚推出的扭蛋,只考慮想不想做,而非賣不賣錢。所以即便杯緣子大賣,也有一點點獲利,但他完全沒有想過讓公司壯大、上市,所以公司成立9年,員工依舊只有13位,奇譚辦公室設于惠比壽的一處住宅區巷弄內,外觀看起來像住宅。
古屋大貴認為,想到好的 idea,如果能現在立刻做出來的話,投注的熱情就不會變少,這樣對產品來說是好的,而員工越多,一個創意變成現實的可能性就變得越小。這也是當初古屋大貴最終決定離開工作室的原因。
這個觀念,也展現在奇譚每月一次的商品企畫會議中。會議過程中,完全省略企畫書、投影片或口頭報告,人人面前都只有一張白紙,畫著自己提案的扭蛋商品標題和簡略草圖,“看哪一張紙讓最多人笑出來,我們就優先生產那個商品。”古屋表示。那張白紙的意義,形同扭蛋機上方、消費者第一眼接觸到的商品海報。唯有瞬間攫取目光,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扭蛋市場勝出。
日本像奇譚俱樂部這樣的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7%,是支撐日本經濟的主要力量。日本制造業的真正實力,表面上體現為三菱、豐田等這樣赫赫有名的大企業,實際上根源于數千家這樣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一家幾十平米的小店能做成百年老店比比皆是。
日本絕大部分小企業甚至手工作坊,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換取心滿意足的得到,這和今天的中國浮躁的創業環境大不相同,對他們而言,賺錢永遠不是第一位,“純粹做讓自己爽的事情”成為了支撐這些小企業走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