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能停止價格戰的原因不外乎三條:
一是因為省事,比起產品、渠道、促銷等策略,價格最易調控,而且效果最快最明顯。
二是出于慣性,眾多企業明知價格戰是毒品,無奈早已成癮。
三是缺乏品牌知識,不知該如何打造獨特的品牌。
連年價格戰將電動車行業拽到臨界點,眾多廠商依然在廝殺,拼得你死我活。這時,有一家企業抽身而退,停止了格斗。它就是雅迪。
雅迪掌門人董經貴原本是做摩托車出身的,一直注重品質,他認為注重品質是對自己也是對消費者的尊重,有高尚的品質才有高尚的尊嚴,有高尚的尊嚴,才可能有人生的幸福感。然而常年參與行業價格戰,雅迪利潤連年下降,他開始擔憂雅迪將來無力研發新品和開展技術創新,也無法持續提高產品質量。
雅迪的主要對手是行業老大愛瑪,愛瑪是電動車行業的引領者和標準制造者,也是做市場的高手。交戰雙方膠著6年多,雅迪始終把愛瑪的一舉一動當成自己的決策標準,被對手牽著鼻子走,戰略方向飄忽不定,企業內部經營亂了方寸,業績被愛瑪甩在了后面。可是雅迪的差異點在哪里呢?
調研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顧客非常認同雅迪的高品質,便確定使之成為雅迪的差異點。他們向雅迪提出“更高端的電動車”這一新定位,并建議在愛瑪不擅長的高端車型領域展開進攻,依靠全方位的戰略配稱。
于是,在上游,雅迪構建了一系列配套體系——產品規劃、產品研發、產品設計、生產系統,以及高效運營——支撐高端產品推出;在下游,雅迪在全國有序實施智美終端、渠道構建;同時,雅迪還配合了一系列“高大上”宣傳提升品牌影響力。
隨著各項戰略配稱落地,雅迪銷量開始逆勢增長,2015年下半年,雅迪電動車銷量創歷史新高,月銷量達到40.5萬輛。雅迪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上升,大有反超行業老大的趨勢。面對這一切,行業老大愛瑪豈肯善罷甘休?
2015年6月,愛瑪在全國發起一場“擊穿底價”的價格戰,大有清場之勢。這場戰役為愛瑪贏得了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生存空間,還為它拓展了鄉鎮市場。
然而,這一次雅迪未被愛瑪牽著鼻子走,而是堅持聚焦“更高端的電動車”。雅迪掌門人董經貴不再提銷量,不再提利潤,甚至不再提行業排名,他所有的關注點都在產品品質和產品帶給顧客的感受上。這應歸功于定位帶來的定力。
事實上實行“更高端”定位給雅迪帶來的遠不止這些成果。
一、為雅迪找到了方向,堅定了方向,使企業得以集中資源發力。
二、為雅迪找到了差異化,而差異化意味著溢價能力提高。
三、經銷商積極性提高。
四、品牌影響力提升。
五、團隊信心增強。
六、雇主品牌形象提升。
根據行業顧問弗若斯特沙利文今年5月發布的消息,雅迪電動兩輪車的收入和凈利潤均排名全國行業第一。2016年5月,雅迪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首家電動車上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