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真沒想到!”
“哇塞,這就是我想要的!”
“還能這樣做?!”
人們如果說某個產品好,那只是因為它恰到好處地滿足某個需求。
但想讓人們真正喜歡、由衷感到快樂、甚至為你講故事,品牌還得想想怎么給消費者“驚喜感”。
怎么做呢?如何設計驚喜感?
一、營造超預期的體驗
1、特殊的儀式感(使平凡變不平凡)
(1)Soul Cycle的“驚喜走廊”
這是動感單車俱樂部的儲物柜走廊,走廊里噴灑了定制的花香,給人一種隧道式體驗。做完運動,從這個走廊過去,恍惚間會不會有種走紅地毯的感覺?
(2)勝記的“剪彩”
吃個魚頭居然要剪彩。吃魚頭這件平凡的事情,一下子變成驚喜時刻。
(3)芝加哥凱悅酒店的“簽字筆”
當你需要簽名的時候,服務員會遞上來至少五種筆,你可以選擇任何一支。可能是黃銅的,也可能是玳瑁樣式的,當服務員把筆盒推到你,你會不自覺地想:哪種筆最適合我?簽字似乎也變成一個隆重的儀式。
2、人性化的設計(通人性,懂變通)
(4)多變的谷歌“Doodle”
經常翻墻的小伙伴會發現,在一些特別的日子里,谷歌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這是谷歌Doodle(涂鴉)。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以及著名藝術家、先驅者和科學家誕辰,都會做出更新,換上新衣。下圖是2005年國畫大師張大千 112 周年誕辰時Doodle做的更新(ps:度娘不記得了,但谷歌記得……開竅君和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5)Uber的界面設計
去年6月,上海迎來一場大暴雨。Uber快速反應,把車輛圖標變成了小船,當然了,也是有分等級的:價格最低的人民優步是“搖櫓船“,最高的 Uber Black 變成了“游輪”,制造了熱烈的話題討論。
3、彩蛋(贈品/抽獎等附加價值)
(6)阿芙的“大包裹”
贈品是阿芙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大法寶。新用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一瓶精油,但收獲的卻不僅僅是精油,還有各種古靈精怪的小東西:精油標簽、精油入門口袋書、香薰燈、調配瓶、游戲卡、阿芙給你的一封信……全部單獨包裝,拆開包裝時,會有一種拆禮物的快感。換成是你,會不會特想曬到朋友圈??
(7)三只松鼠的“大包裹”
與阿芙做法類似,三只松鼠贈品袋里面會有開箱器、垃圾袋、鑰匙扣、濕紙巾等。
4、新奇異的產品(讓人眼前一亮)
(8)iPod、iPhone
蘋果公司的格言就是“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當年推出的iPod轟動一時,在iPod出來之前,沒有人想過Mp3也可以有多種炫酷的顏色,也沒人想過小小的iPod居然能裝下1000首歌;更別說iPhone,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iPhone出來之前,沒有人想過手機居然可以只有一個home鍵和音量鍵。
(9)后街唐廚的分子料理
用最新的烹飪手法,讓人耳目一新。看,麻將桌也搬上來了!(關鍵是,那張美元也能吃!)
二、只為少數人服務,甚至是私人定制
從“為人民服務”到“為部分人民服務”,說到底就是拒絕!拒絕就是最具差異化的迎合!
1、個性化服務(精準的服務)
產品或許很難做到個性化,但服務可以。比如會員生日,送的小禮品,如何證明你花了心思呢?得針對每個人的喜好、特點有些不同的做法。
(10)SoulCycle的“驚喜管理程序”
他們試圖了解會員的個人信息。訓練結束后,訓練師們會帶他們喝杯咖啡,聊天。如果會員當天過生日,他們會在動感單車上放一個生日蛋糕;如果會員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們寄上一件 T 恤,等等。
2、利用明星效應、粉絲經濟
如果你最喜愛的明星走下神壇,跟你親切互動,你是否會驚喜得想要暈過去?
(11)周杰倫擔任唯品會首席驚喜官
自從消息爆出充滿粉紅色少女心的杰倫“小公舉”要加入唯品會后,粉絲們像炸開了鍋,激動得不要不要的!!! 唯品會趁機出了個#我的青春杰倫來過#話題與粉絲進行互動,還策劃了#小唯,我想和周杰倫做同事#招聘驚喜助理的事件營銷活動,此舉讓開竅君也不自覺對唯品會路轉粉了!
(12)Snapchat
前些天開竅君發的這篇案例中的Snapchat做的一套不帶logo的廣告牌,只給真正的粉絲看!
(13)明星給你當Uber司機、明星請你用Uber
近兩年,明星放下身段,喜歡不收錢找上門跟Uber合作,不斷出現十分有創意的跨界合作。比如佟大為親自當司機,為電影《我的早更女友》做不一樣的前期預熱宣傳;當紅“小鮮肉”90后明星鹿晗發起的2015年底“粉絲愿望季”活動,鹿晗請粉絲用Uber拼車。
3、利用亞文化
移動互聯網時代,世界越來越小了,像人類的祖先一樣,每個人都屬于不同的部落。只不過不同的是,如今的部落是按各種興趣愛好劃分的小眾群體。
(14)《瘋狂動物城》討好“獸迷”
電影中的動物擬人化的設定簡直就是為獸迷群體度身定制,迪士尼甚至專門向獸迷線上組織發送郵件,明確鼓勵獸迷群體將穿獸服的照片發布到社交媒體并打上“瘋狂動物城”標簽,并提供海報和電影紀念品。于是乎,一場獸迷群體的小型狂歡借由《瘋狂動物園》的宣發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得到展開。(“獸迷”是指受到歐美國家卡通文化的影響、喜好具有人格或其他人類特質的擬人化動物之虛構角色的一群人。)
(15)豐田:進擊吧!普銳斯超能美少女們!
日本“二次元”文化、“宅”文化盛行,根本不用奢望他們在不買車時還能分出寶貴的注意力在汽車上 。普銳斯試圖通過美少女的超能力來征服日本這個二次元國家。它將一款汽車上的40個零件和性能變成了動漫萌妹子,讓你通過她們的性感和超能力來認識這款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開竅案例 | 豐田告訴你,如何抓住年輕人?)
三、充滿驚喜感的商業模式
《阿甘正傳》里有句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滋味。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為了滿足人們對這種不確定的“驚喜感”的追求,聰明的營銷人想到了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1、訂購(每月都獲得不一樣的東西)
(16)兒童玩具訂閱服務Little Pnuts
一種追求情感和驚喜感的商業模式——每月商品訂閱服務。訂閱服務是指“每個月定期付費給服務/產品供貨商,供貨商每個月定期寄送出商品給使用者”的一種服務。比如兒童玩具訂閱服務Little Pnuts,每個月嚴選3到5個適合兒童的驚喜玩具盒。
2、日本的“福袋經濟”
“打開福袋的瞬間,會給人帶來如同賭博或抽獎般的緊張感和快感。”
(17)日本新年福袋
日本的商家無論大小,都會非常重視新年第一天的開業,當天的主角就是“福袋”。如同美國的黑色星期五,新年福袋也成了日本每年一度的消費狂歡。商家銷售的福袋,往往是提前裝入相似類型的多種商品,如服裝、電器、化妝品、玩具、零食等等,并以優惠的價格銷售給消費者。以一萬日元的福袋為例,里面可能裝有價值3-5萬日元的商品,甚至更多。
總結
驚喜感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今天開始,讓消費者快樂,把快樂變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