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Panasonic、固力果、KIT KAT、東京迪士尼等日本名企是怎么做的,它們營銷的方法,中國老板學得會嗎?
Panasonic——創始人就是豐富案例庫
企業要說故事,創始人的奮斗歷程肯定是不容錯過的資源。
一間企業如何從無到有、由小而大?其間經歷過何種挫折、挑戰與危機?怎樣渡過難關?又有哪些隱性力量支撐企業前進?
面對巨人一樣的企業,民眾心底問號無數,這為故事行銷提供了溫潤的土壤。企業素材在手,只要掌握時機,敘說方式得當,便有機會讓創始人搖身一變,成為品牌強有力的招牌和守護神,松下幸之助與Panasonic便是最成功的典范。
松下幸之助以販售電器設備起家,之后轉型投身電器研發,創業期間經歷世界大戰、經營危機等重重困難,但他努力不懈,掌舵有成,終將Panasonic帶向世界舞臺,也讓日本電器揚名海外。
他后期創建出版社PHP,開辟松下政經塾,積極推動品格教育等作為,為他贏得了極高的社會評價。
Panasonic當然沒有放過這塊金招牌,不但積極在自家網頁詳述松下奮斗史,還數度將其人生歷程、格言金句集結出版。故事傳遞有成,不僅讓經營之神的聲譽響徹全球,更牢固地將其人生理念與品牌形象間進行了連接。
固力果——一個“小善意”成就近百年傳奇
當然,也不是只有戲劇性的人生才能吸引目光,一個充滿善意的想法,同樣具有成為美好故事的潛能。比如,創立于1921年,日本大正年間的江崎固力果,以結合玩具與零食的“食玩”創舉發跡。
固力果當年之所以會冒出“食玩”的創意,其實是因為企業深信“吃”與“玩”是兒童兩大天職,為求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大膽推出“食玩”商品,希望讓他們一邊在吃固力果的點心,一邊開心地與朋友分享玩具,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這段創業的故事或許不如大風大浪的傳奇人生,但卻具有溫暖人心的力量,連帶也讓聽到的人對企業留下正面印象。
KIT KA ——“諧音”營銷成就全球知名品牌
歷史固然是提供資源的寶庫,但并非只有歷史才是故事的全部。沒有好故事?自己創造一個也無妨,若是抓準時代趨勢,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傳奇一樣可從現在開始,“KIT KAT”巧克力就是最佳范例。
內夾威化餅、外裹巧克力的“KIT KAT”,外表并不特殊,在口味上也缺乏獨特性,最初進軍日本市場時,一直苦于缺乏強有力的賣點。
后來行銷人員注意到,“KIT KAT”的日文與九州一帶“必勝”說法發音相近,開始抓準這點大力宣傳。
長年苦心經營,不只讓“KIT KAT=必勝”從地方流行理念躍升為日本人人皆知的常識,更成功地將商品打造為“考生應試圣品”,從此成為品牌最有力的宣傳,奠定“KIT KAT”在日本市場的不敗地位。
東京迪士尼——危機時刻貼心服務促進口碑傳播
企業不應忘記,自身提供的服務其實便是孕育故事的土壤。許多從企業服務衍生出的花邊逸事,透過網絡散播之后,往往能發揮驚人的影響力。
譬如,在東京大地震時,東京迪士尼樂園員工們及時疏散群眾,迅速提供巨型玩偶作為保護頭巾,發放園內購物中心貨架上的商品,以供游客充饑。
機警又貼心的表現,就讓許多當時受到幫助的游客十分感心,他們事后不僅主動對外談論當天園內情景,更大力表揚迪士尼員工的態度。
消費者購買的早已不僅是商品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品牌形象與精神價值等,樣樣都是影響民眾買不買的關鍵,情感在其中尤其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故事行銷之所以越來越受重視,正是因為它透過故事情節,促進大眾的移情作用,同時幫助民眾重新認識、發掘了品牌的價值。
NIKKA WHISKY——創業故事拍成電視劇打動民心
2014年,日本NHK電視臺播放晨間連續劇《阿政》,它改編自NIKKAWHISKY創始人竹鶴政孝和其英國籍太太麗塔的真實故事。
在民風保守的年代里,老鋪繼承人與不懂日語的外籍妻子,不但在事業上遭遇了許多困難,家庭生活里也充滿無數挑戰。
苦盡甘來的“阿政”深得民心,不只在收視率上交出亮眼成績,還帶動日本威士忌風潮再起,同時大大打響NIKKA WHISKY的名號,讓企業一躍成為民眾的關注焦點。
TANITA——員工食堂的貼心舉動成就體重秤廠家
在健康體重機大廠TANITA的發展史上,當初接班的老板為了不負企業“健康量計”形象,找來專業的營養師在社員食堂烹調美味低熱量的餐飲,為社員健康把關。
這個小小的挑戰和貼心想法,沒想到后來紅遍全日本,使社員食堂菜單的料理書大賣了400萬本。出人意料的發展引來記者專題報道,之后更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大熒幕,一舉打響TANITA的名號。
如今TANITA還推出健康美味的料理包,直營餐廳更是一間接著一間開張。
Tohato 點心——內部繪本書讓“點心廠”起死回生
食品大廠Tohato曾因經營不善宣告破產,更換經營團隊重新再起后,為了鼓舞士氣,企業當年推出《以制作點心為職業的幸福》立體繪本書,贈送全社員工作為圣誕節禮物。
透過童趣的圖繪,以及簡明的文字與情節,重新定義、闡述他們的工作。由于內容有趣,發人深省,原本只針對社員公開的繪本,后來不僅對外出版,還獲得許多公司青睞,并成為社內研修的必讀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