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出資12億購恒大俱樂部50%股權,蘇寧牽手巴薩之后,日前業內又傳出電商業聯姻足球的消息,據說,國內一家知名電商零售連鎖高層團隊抵達大連,目的就是洽談收購阿爾濱足球俱樂部的事宜。據知情人透露,之前這家電商已經與阿爾濱集團多次接觸,對方為經濟拮據阿爾濱集團開出了一個難以拒絕的價格,此次談判很可能達成收購或注資意向。
盡管媒體報道說京東、國美紛紛稱不知此事,但從阿爾濱總經理遲尚斌對消息的確認看,收購一事當非空穴來風,媒體記者打電話問京東之類公關部當然不可能得到什么確定消息,層次太低,說不定明天國美就宣布收購達成呢。
中國互聯網業為何忽然對足球感興趣?馬云當初收購恒大的時候很多人質疑他是在搞政治投機,這種說法或許有些道理,但并未觸及事件本質,因為就算政治投機,精明如馬云者肯定也不會只為了投機而做虧本生意,他不會完全沒有商業上的考量,況且,這些互聯網企業們也要投得起對不?
中國互聯網業開始對足球感興趣的背后,反映出的其實是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已經壯大到和支柱產業相媲美的程度,它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與“風險”、“融資”難以分開,主要靠外部資金輸血存活的新經濟,當年嗷嗷待哺的互聯網業已漸成社會的經濟主流之一,且是最火熱的經濟主流。
中國的足球不行,但中超聯賽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看中超聯賽的贊助商,從當初的煙草行業到后來的酒類企業,再到現在的“房地產聯賽”,中國足球總能準確地摸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命門。
在馬云與恒大成交之前,風傳的對象其實綠城足球隊,房企綠城因為資金鏈問題不得不揮別足球業,而地產業深陷困局的不止綠城一家,本周一連《人民日報》都通過《樓市系正常調整》的標題側面確認中國城市房價的普遍下跌,地產業風光不再,該“新經濟”接盤了,互聯網業資金進入足球產業,是春江水暖之兆。
其實馬云的足球還不是玩得最大的,這次巴西世界杯,唯一的一家中國贊助商英利就是個新經濟企業,來自光伏產業,據說投入成本是7000萬美元。
互聯網業融入主流經濟,其表現不止在足球業,從春晚廣告也能看出,2014年的春晚簡直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廣告專場,百度、騰訊、京東、360、國美、蘇寧、小米,而在往年,這個時段一定是傳統企業的大本營。
互聯網不止是在以技術與創新、以小博大的顛覆傳統行業,而且在實力上也越來越與傳統行業并駕齊驅,這從近兩年國內的巨資并購案可以看出,重大案例基本上出自網企之手,百度收購91無線花了19億美元,阿里收購UC很可能達到50億美元,這在整個中國經濟的并購史上都屬罕見。
互聯網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正在逐漸成為支柱產業,十多年來,互聯網產業就是中國經濟的傳奇,其增速超國家GDP增速5倍,迅速成長為巨無霸行業。波士頓資訊(BCG)曾經發過一個報告,研究世界各國互聯網經濟占GDP的比值,它估算2010年中國廣義的互聯網經濟價值已占到GDP的5.5%,約為326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報告還預計到2016年,中國互聯網經濟價值將達到8520億美元,占比上升到6.9%,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估算,房地產業2013年在GDP中占比約為5.85%。
中國互聯網業不但整體規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有錢,以BAT三巨頭為例,百度在2013年的利潤是105.19億元人民幣,騰訊凈利潤170.63億元人民幣,而阿里則不低于300億人民幣,在民營企業中,還有哪家能有這個利潤規模?按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以46.59%的銷售凈利率高居所有行業首位,從這個角度說,未來中超聯賽成為“互聯網聯賽”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