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伴隨著小米崛起的過去時間里,各個傳統行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驚恐期后,逐漸冷靜下來,已經開始理性詳細的思考,自己具體會在什么時候以怎樣的形式被顛覆?其中已經不乏新模式的嘗試者。
不過效果到底如何,雖然現在沒人做出詳細專業的調查報告。但至少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到目前為止確實再沒有一家打著互聯網模式的公司,像小米一樣獲得瘋速增長。最好的結果可能也只算作行業內的常態,并沒有多少顛覆姿態。
那互聯網模式到底是什么?小米的神話神在哪?
互聯網模式說到底不過是在利用互聯網做專業營銷
小米為什么會火?縱觀小米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中窺探一二。
人們是怎么知道小米的?人們是怎么接受小米的?人們是怎么信任小米的?
長期關注科技行業的人基本對此也都了解的差不多:小米以頂配低價起家引起科技媒體( 互聯網媒體 )的關注,隨后在 新浪 微博上大力宣傳以電商的低成本賣手機的運轉模式,依靠一句“互聯網模式”撓中了科技媒體的痛點,引爆了話題點,吸引大批媒體引經據典的各種分析,于是人們就知道了小米。
人們知道了小米之后,順便就知道了小米的“三駕馬車”“互聯網模式”。然后依據黨和國家人民爹媽教育我們的“要愛學習”,于是這時候很多人就突然興起,有了學習的興趣,就小小的學習了這個神乎其神的“互聯網模式”。
為了表明自己不封建、很年輕、有觀點、不一樣,最重要的是顯得還有點能耐,肚子里還會分析點東西,就拿著這些鋪天蓋地的分析到處與人討論,特別是碰巧別人也在看同樣的新聞時。
然后有些人覺得光說不練假把式,另外這手機也確實夠便宜(從鋪天蓋地的媒體文章中分析得來),于是順便就參與了搶購,經過兩輪搶購后,突然就有媒體報導出小米的“黃牛市場”,于是越來越多的人興奮了!順而徹底接受了小米。
最后身邊忽然就有一群人有了小米手機,對于大筆熱心搶購、沒買過高檔貨的屌絲來說,只要包裝夠精致、各種材質夠上檔次、質量不出現大問題就會到處宣傳自己“精明”的買了好東西。
但其實他們是連閃屏、屏幕漏光都不認識、更不知道是質量問題的擁有嚴重“折扣貨心理”的屌絲,更不用說遇到死機重啟、手機嚴重發熱的情況后,他們會自我安慰:刷個機、升個級就好了。這是高性能的代表……
而與此同時他們還會覺得自己通過自學學會了別人不會的技能,并且好像還有人為自己頒發了一個特別炫酷的頭銜一樣……
最后人們信任了小米。
在小米之后有許多公司在學習小米模式,但大部分都學的是依靠互聯網系統、數字系統降低運營成本,最后把產品便宜的賣給用戶。他們的核心是在利用電商賣產品,而小米的互聯網模式實質卻是,所有的動作都圍繞著互聯網營銷而步步推進。
為了有新聞而做,為了有討論點而做,為了讓一些人自己覺得自己是 意見領袖 而做。小米顯然具有最強悍、最專業的互聯網營銷實力,而很多跟隨著顯然沒有。而那些更精通互聯網營銷的跟隨者,顯然也過得很滋潤。
互聯網模式的核心,說到底是在拼命打造品牌
對于定位“互聯網模式”的小米來說,有些舉動顯得非常的不務正業。
閑的沒事干,去拍兩個微電影。好吧!這是有關互聯網傳播,也算是互聯網模式的一部分。
只走電商渠道的小米跟電信運營商推合約機。好吧!這是賺錢的事,不這么做是傻缺。
最后,這貨竟然連續兩年在央視花大錢做起了廣告!如果你說這還沒有偏離雷布斯所闡述的互聯網模式的本意,那我只能肯定你是一枚小米水軍,恕不接待。
對于互聯網模式,難道不是用盡各種方法省去渠道費用,為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嗎?
你請一個小有名氣的專業演員拍一個不入流的微電影,浪費了多少部手機錢?你推那么多合約機,多少用戶因此更難搶到貨?更別說你花大價錢做廣告,你又增加了多少運營成本??
而我們細細分析過來,小米這么做,很顯然是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到不同受眾人群,形成不同文化層次間的錯位理解,最后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覆蓋所有人群的新銳國際品牌!
他的核心是,打造品牌!
你是否發現有大批對科技一竅不通的小白跟你說:小米就是好!
你是否有朋友不管加多少錢,非要買一部小米手機,然后他告訴你:用小米長臉!
……
而最直觀的數據就是,同規格或者性價比更低的小米手機F碼比其他手機什么碼,要高出兩三百。并且現在的小米黃牛更好做了!
小米在創辦之初,就有“ 雷軍 系”做互聯網品牌營銷多年的好基友陳年,可以說雷布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互聯網營銷、打造品牌。而不是基于此而產生的“互聯網模式”!
所以,如果那個傳統廠商想去做所謂的“互聯網模式”,那就單列出來一部分資源,找來專業的互聯網營銷團隊、品牌規劃師,讓他們拿著這部分資源慢慢去折騰吧!
最后是一句央視的廣告語:相信品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