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要講的不是成功學
從營銷人轉行做學習 9年,常遇到企業都提要求:“魏老師,我的銷售人員心態不好,沒有激情,您講課的時候激勵他們一下”。我明白,企業是要我講講要講成功學。
我回答:講不了,我的課程都是教大家具體事情怎么做,沒有心態激勵課程。
我個人對成功學并不認同,尤其不認同那種上課一起跳舞做游戲唱歌喊口號甚至痛哭流涕的“偽成功學”。個人觀點:成功學不是不好,但是被一些大師把它妖魔化了,其心智干擾的原理讓人聯想起邪教。總結一下,癥狀有兩點:
其一、“偽成功學”把情緒放大了,以偏概全。王小波的小說里面有個傻大姐無意中學會釘扣子,然后逢人就狂喊:“我會釘扣子了”——常人就不解,會釘扣子有什么了不起!一樣道理,渴望成功有什么了不起?聽兩天課認為保持亢奮喊口號就能成功那太膚淺了。對一個成年人來說有激情只是起點和基礎素質之一,成功(僅僅指事業成功)除了激情,還需要學習方法、商業機遇、發現商業實質的眼光、團隊管理能力等等等等,心態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其二:“偽成功學”告訴我們努力一定會成功,而且人定勝天,結局必勝。一元化的人生觀麻醉了受眾的神經,讓大家亢奮得忘了為失敗做好心理準備。而實際上人生的真相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大家“出來混”,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在市場上狼奔豸突、在職場上明爭暗斗,“中彈”是素常的事情,常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忍耐過程等待勝利,運氣不好的時候,百煉成鋼的堅忍仍然可能落敗。不了解這個真相,就不能面對暫時失敗,心態浮躁,在挫折中就沒有什么耐受力,很容易夭折。偽成功學的受眾聽完課大多喊著口號沖出門,舉著雙手滾回來。剛開始沖勁十足,但是耐力太差,總想一朝得道雞犬升天,喊了幾個月口號之后發現自己沒有成功,就像一個充足了氣的氣球,針一扎就萎靡了。變成高喊成功口號的失敗者。
《銷售與市場》創新刊之際,邀我跟大家講講“營銷新人的成熟職業心態”。為避免與上述癥狀。我首先聲明,我講的不是“成功學”,而是一個老營銷人二十年來的生活體會。
話題一:營銷人要有企圖心,立足行業,志存高遠。志在得道成仙,何必在裝神弄鬼上瞎耽誤工夫。
每次學習 結束我都會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按魏老師課堂上講的方法一絲不茍的去做市場,工作量會增大還是會減少?
真實的答案令人沮喪:工作量一定會增加!按照課堂里面講的的動作去做,業績可能是變好,但是你的工作量一定會成倍的增加——銷售原本是彈性很大的工作崗位,想偷懶一定有辦法,想給自己找事做,累死你你都做不完。
再問大家:“這樣做,你在企業里是不是一定有好結果?”
老江湖會一聲冷笑很深沉的告訴你:
“很難講”、“兄弟們都跑得挺慢,你小子一個人跑得那么快——你就是被修理對象”。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嘿嘿,做的多的人死得快”。
“老師你講的都很對,但是在別的公司可以,在咱們這混,哼!站隊很重要”。
甚至有人引經據典振振有詞:“我也不喜歡江湖這一套、但是你想退出江湖不摻乎這些破事根本不可能,江湖在人心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無法退出!”
……
讓我吃驚讓我寒心的是,說這些話的所謂“老江湖”,可能才是大學畢業一兩年的年輕人,嘴唇上還是絨毛,第二性征都還不太明顯,卻搖頭晃腦的冒充世故老人。
說到營銷人的成熟心態,我首先想告訴各位新入行的營銷菜鳥,不要自己嚇自己,不要向職場的所謂潛規則屈服。
我承認職場存在辦公室政治,嫉妒是人之常情,槍打出頭鳥是團隊潛規則,我自己在十幾年的打工生涯中也曾經多次被人家“修理”。
但是尤其是新人,要超脫,不要自己嚇自己而已去迎合這些東西。很多所謂老江湖的價值觀其實只是夸大其詞的傳言。比如什么“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實際上很多“不為己”的人也沒有被滅掉。什么“江湖險惡”往往也是沒事干想出來的。旁觀者看了都感到搞笑——大區經理總監級別的人考慮政治我還能想得通,但有時你會看到一個小業務員也考慮政治問題,太好笑了,公司的政治關你這個業務員什么事情,輪的上你嗎?
我的觀點是“你簡單,你的世界就簡單,你險惡,你的世界才險惡”。舉個例子,金庸武俠小說里面武林高手坐到飯館里吃飯就會碰到另一幫武林高手打起來。我魏慶一輩子都碰不到這種事,因為我本身就不是武林中人,有人打我我就報警!
人一生的成就超不過他思想的高度,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銷售人員當有企圖心,修煉自己的心胸格局,不要那么早就庸俗化,要學會“立足行業,志存高遠”
立足行業:“別拿自己打工這個企業太當回事(聽起來很像反動言論)”。實際上真的是這樣,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壽命才40幾歲,你打工的這個企業有沒有可能萬古長青?就算這個企業萬古長青,你能在這兒打幾天工?干兩年你是新員工,干五年你是老員工,干十五年你是老妖精!企業不可能給你養老送終。你把自己定位在企業,心胸就會變小,好像一個買菜的家庭主婦一樣,斤斤計較、討價還價:“都是經理,憑什么張三干那么少,我就要干這么多”。“這個月我不能再賣了,再賣下個月的任務量又增加了”、“這個人不能得罪、他是劉總的人”……于是小人長戚戚、思緒萬千、心猿意馬、瞻前顧后、朝三暮四,然后肯定越做越奸、越來越世故、難免庸庸碌碌。自己活得累,別人看的也惡心,還敗壞社會風氣教壞年輕人!結局一定不好,營銷人想一輩子在企業里打工吃飯混日子原地踏步是不可能的——最終你一定會從重用對象變成利用對象、最后是淘汰對象!像一個怨婦一樣退出舞臺,這是規律。
志存高遠:首先把自己定位在行業——“這輩子我就在營銷行業發展了、這輩子我就在消費品行業做銷售了”。你站的高,才會志存高遠,無欲則剛(大不了東家不干干西家),什么辦公室政治、什么人事斗爭、什么公平不公平、忘掉他吧。我志在得道成仙、何必在裝神弄鬼上瞎耽誤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