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品牌研究院在發布的《奧運營銷報告》中披露,部分北京奧運贊助商由于過度樂觀估計奧運營銷效果,在北京奧運會前盲目加大產量,釀成現在仍有大量庫存無法消化,其中服裝行業成為了"重災區"。報告中指出,阿迪達斯、恒源祥、夢娜、奧康等服裝品牌,是庫存量最大的幾家北京奧運贊助商。此外,華帝、亞都、立白、聯想等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的庫存至今無法消化。
在經歷了一些企業贊助商兵敗奧運之后,一種亞運營銷比奧運營銷可能更好營銷的論點又在暢銷。有人認為奧運營銷太大,亞運營銷才更適合產品或服務符合亞洲文化特色、目標市場集中在亞洲范圍的企業實施。
有統計顯示,截止2009年6月上旬,廣州亞組委簽約贊助商28家,創下歷史之最;廣州亞運會贊助領域的收入指標已遠超歷屆規模,甚至是多哈亞運會的4.5倍、釜山亞運會的3倍。當前已成為亞運會高級合作伙伴的贊助商包括361度、王老吉、三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五家。這幾家企業的贊助金額都比較高,保守估算,所有贊助費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好一番奧運唱罷亞運登場的接力大賽。
老秦認為,甭管奧運營銷還是亞運營銷,總有占了便宜沒夠的,也總有倒了血霉的,恐怕這些和奧運或者亞運都關系不大,關鍵是怎樣營銷。以為“交錢了事”,取得了贊助商的名分后便無所作為,什么運來了你也不會走運。相反真正明白的企業,只要思路正確,有了好創意,用不用贊助都能營銷走紅運。
有一種觀點總認為不論奧運營銷、亞運營銷都是大企業的游戲,中小企業根紅葉紅八輩貧農,不可能拿出幾千萬甚至上億,所以奧運、亞運與之關系不大,生死興衰早已置之度外。
毫不否認沒錢贊助奧運、亞運的中小企業沒有什么風險,但不出錢不站在臺上未必就不能奧運營銷、亞運營銷,弄好了一樣喧賓奪主。眾所周知演員于是之曾主演了《龍須溝》的程瘋子和《茶館》的王掌柜,但于是之本人似乎更眷念《駱駝祥子》里的配角老馬。他認為演老馬“我把假的演真了”。戲劇家黃宗江說于是之《駱駝祥子》里演的老馬。比茶館還要精彩。就一點戲,十幾分鐘,但是把一個老車夫刻畫得非常地生動和深刻,儼然成了大主角。
看到此時一定有人又會閑老秦在亂侃,藝術的歸藝術,營銷的歸營銷。其實營銷的境界就是藝術,藝術又何曾不是營銷,營銷不能老是侈談理念,關鍵時還得拿出創意高招。
前不久將軍牌汽車冰箱的商總問我,不給亞組委贊助怎樣亞運營銷?我告訴他立馬在報上打個廣告,征尋姓名中帶亞運的三十人,組成將軍亞運拉拉隊,不成為亞運會一景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