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做產品的企業賣產品就行了,做好了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也就差不多樹立起來了。
有些企業本身就是產品,也就是說消費者認同我的企業就會認同企業的產品,像有些飯店、學校,它本身就是一個品牌,賣的就是企業,而企業就是產品,反之亦然。比如說,我們來推廣煙廠就不如推廣煙本身要好,煙有名了,煙廠就有名了。
當然,現在的香煙產品不準做廣告,但情感總是可以做的吧!
目前,有些產品和品牌是聯系在一起的,有些是不聯系的,有的是多品牌戰略的,還有的是多產品戰略的,那就需要詳細分類了。其實,這些都不屬于塑造品牌的策略和方法的范疇,而屬于品牌管理的范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家企業如果不能獨立地把企業當成產品來販賣,那么還不如塑造產品品牌。像美國一些企業沒有什么企業文化,他們推的主要是產品文化,用產品來帶動企業,比如可口可樂。但是,中國有些企業卻一直是在推廣企業文化。這樣的話,我們才形成了東方的既搞企業文化又在市場上做產品文化的現象。并且,現在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很多企業只做企業文化,只樹立企業品牌,遠遠忽視了產品在市場上的情感認同。
這就比較麻煩了。
應該說,做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區別非常大。
一般來講,企業做品牌時要么做忠誠度,要么做價值,這一般會分得很清楚。
但也有一些產品既要做價值,又要做忠誠度的。
現在國內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企業把服務型企業的品牌塑造特性當成一個普遍的原則,在做品牌的時候就只做企業品牌,還把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混為一談,結果造成企業只會做企業品牌而不善于做產品品牌的后果。
企業品牌有一個識別標準,我們一般用“LOGO”去識別(就是企業的標志)。是什么企業,就用什么來表示,因為最后消費者消費的時候是以看到企業的標志而產生情感認同的;產品品牌的認同則不同,它是以消費者看到產品包裝而產生需求可能的。
我們的企業現在都知道要做企業品牌,但卻不知道應該怎么做產品品牌。產品品牌我們都用“MARK”來代表。如果消費者是認同你的產品去購買的,這時你就不必刻意去做企業品牌,而應該去做產品品牌。消費者只有購買了產品,并認同了你的產品品牌,才會認同你的企業品牌。
如果你的產品品牌不被認同,消費者對企業也就沒有情感,你再怎么做企業品牌也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