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為企業高層制定戰略規劃提供了理論依據。為企業管理層進行營銷診斷提供決策參考。借助它企業可以認清自己,洞察對手,將企業的目光從紛繁復雜的市場變化引導出來,在全局的高度上把握市場。在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大公司里面,市場調研的預算一般都要占到企業銷售額的3%左右,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市場調研對企業的不可缺少性。
但是在企業運作過程中如此重要的一環,無論是企業本身,還是企業聘請的專業外腦公司,市場調研都沒有得到與其重要性所匹配的待遇,下面就是目前情況下市場調研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企業沒有給予重視和配合,企業的決策者一方面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經驗主義機會主義觀念上,迷信自己的經驗與能力,甚至還有一部分決策人還處于拍腦門定方向的階段。另一方面對調研的信心缺失,還認為市場調研可有可無,對調研的數據與結論表示懷疑(當然這也與這幾年調研行業的公信力的丟失有關系),這些因素就導致市場調研先天的不足,調研項目成員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導致調研作業不暢。
調研設計不完善,缺乏一套科學嚴謹的模式。這也是國內市場調研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雖然我國的市場調研行業從八十年代就開始起步,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指導理論。調研內容的設計還停留在一個比較粗糙的水準。許多的調研項目根本沒有涉及到內容的實質上,如隔靴搔癢。效法點到為止;設計人員在設計方案時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標準化的作業模板缺失。
調研的執行問題,這是產生問題的根源,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成功的項目肯定是好的調研方案加上好的執行力,不成功的項目也可能也有好的方案設計,但是一到執行中就會出現問題,要么弄虛作假,要么走馬觀花,要么效率低下,種種問題不一而足,導致項目方向出現偏差,采集的數據不真實,不完整。從而使整個項目失去了存在的基石。
調研的分析和成果,這也是令人頭疼的事情,本來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過程,項目處于臨門一腳的階段,馬上就能出成果,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調研項目出來的“果”是塑料“果”, 是不能吃的,要么是與事實不符,沒有執行價值,要么是人盡可知,毫無利用 價值。
關于調研組自身定位問題,調研的性質決定了調研人員身份的特殊性,在調研過程中,其角色都是不不斷變換的,其要么處在企業立場看市場,要么是處在消費者立場看企業,還有可能是處在經銷商立場看企業等等,這樣才能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還原客觀真實的市場狀況,從而在整體上把握住市場,但是在現實中,調研往往偏離這個方向,調研人員不知不覺的是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一切圍繞企業的利益點展開,諸如“如果企業這么樣您認為如何”等句型頻繁出現。在調研中缺乏獨立性,嚴重依賴企業人員的解說、引導等,在這種情況下,調研的客觀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上面這些問題都是在市場調研中客觀存在的,當然由于從事的項目與市場條件不一樣,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由于本人是從事營銷行業時間有限,現就我的一些理解簡單闡述一下如何做好市場調研:
1.調研設計的集體參與性和驗證性,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的調研設計模板,各個項目的調研設計還處于摸石頭過河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就必須借助集體的智慧,調研設計需要廣泛的聽取意見,包括客戶負責人、實際資料收集人員、自動化信息處理人員等,找出方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在方案形成后,通過試點對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驗證,為正式開展調研、減少誤差提供實踐經驗。
2.導入監督控制機制。在項目實施中導入監督機制非常有必要,不僅有前期人員的甄選,進行中的進度把控,方法把控,還有后期的質量驗收,反饋驗證等,這些都應該規范化制度化,將調研的重要要素量化起來,比如說一個訪談要持續多長時間,一個市場需要查訪多少終端,查訪需要達到什么標準,多少天需要做一個小結等等,只有將這些要素都進行量化,才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數據和資料,才能使調研有存在的意義。
3.合理借助外部力量。調研是龐大的工程,其對資料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由于受時間以及資源的限制,事必躬親是不現實的,這時候就需要合理的借助外部的力量,比如一些權威部分發布的數據,企業內部人員提供的資料等等,但是在借助的同時,需要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有水分的,確保調研資料的客觀性。
4.調研過程中思路的驗證,鑒于目前的調研結論的低含金量現實,這就需要我們調整思路,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都是在調研結束后對調研資料的分析,然后得出結論與建議,但在這種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會不會又是一個雞肋?沒有可實施性?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在調研過程中能帶著問題與思路,將各種想法在調研中進行一一驗證,用事實來淘汰掉一些不合實際的思想,從而篩選出具有可行性的優質方案。
5.調研方法的合理應用,調研也是很講究方法技巧,比如融洽的溝通,合理的線路計劃 ,各種調研工具的使用等,尤其是涉及到對被調研者進行訪談時,一些小技巧的使用可能使得溝通事半功倍,比如說事先說明需要占有的時間,贈送小禮品,盡量不涉及隱私,給予其安全感等等,這些都能使得訪談取得更真實完善的數據,有時候甚至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見薄識,但市場調研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確實地位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企業所有營銷活動的第一步,一步錯,全局錯!希望當年毛主席的“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能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