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告創意行業行走20余年的鐘錫強是學政治出身,不過卻心有旁騖,對廣告情有獨鐘,以其敏銳的感覺及悟性,創意作品屢獲國際國內廣告行業殊榮—Cannes大獎、中國廣告節金銀銅獎、艾菲獎金獎、香港4A金銀銅獎、Clio銀獎、龍璽銀銅獎、Asia Media Awards Best Awards、New York Advertising Festival及London Advertising Festival等,同時為中國廣告協會評審十大創意總監之一,先后擔任倫敦廣告節、紐約廣告節、中國廣告節、中國臺灣《中國時報》亞太廣告節、中國艾菲獎、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中國臺灣《中國時報》金犢獎評審。
回顧自己人生中獲得的殊榮,如今作為威漢營銷傳播集團合伙人、威漢上海首席創意執行長的鐘錫強很淡定、豁達,自有一種基于文化修養和精神氣質的高遠境界。正是由于鐘錫強有著一種超然世外的意識和胸懷,才讓他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創意領域來追求廣告的信仰。
走入創意之門
20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行業蓬勃發展,大學政治系畢業的鐘錫強進入了電影圈。由于電影圈生活與收入不穩定,加之電影行業過于復雜,以及新派與老派發生沖突,鐘錫強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電影圈。
冥冥之中有一股對廣告創意的興趣指引鐘錫強投身廣告業。“在廣告行業,我是比較幸運的,我不是什么天才,大家智商差別不大,我很努力,當然還有大環境的因素,以及機遇的垂青,有的機會需要磨煉才會獲得,反過來廣告行業也沒有笨的人,因為這個行業淘汰很快。”鐘錫強說。
正如鐘錫強所言,機會很重要,在廣告業不乏通過一個廣告而一炮走紅的人,這也可能是他開竅的時候。但是,鐘錫強穩扎穩打,并不急于求成。1985年,鐘錫強任職于智威湯遜,他行事與做人的誠信風格,讓他深受當時老板的器重。“老板很用心教我,不過奇怪的是我的老板常常換,我在智威湯遜的4年里換了7個老板。我只是一個小文案而已,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跳來跳去。經常換老板對于我來說是好壞參半,好處是我沒有死板的套路,壞處是不知道哪種套路是對的。”鐘錫強說,“我做廣告的前十年一直處于混沌狀態。”
鐘錫強感覺,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正值香港廣告業的黃金期,鐘錫強正是在此時入行的,他先后進入天聯、李奧貝納、精信,職位從主管南中國區創作部,到兼任北京分公司行政創作總監,再到中國區創意總監,鐘錫強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
“我這個人很‘犯賤’,做得順風的時候,感覺好像沒事情可做,有點中年危機。”鐘錫強笑著說,“機緣巧合,當時精信的老板到中國內地發展廣告事業,我就一起過來啦。中國內地之行,對我來說是磨煉。”
初到內地,鐘錫強說普通話就是一個很大的坎,不僅如此,客戶、市場、運營方法、人才都與香港不同,很多東西都要改變和重新學起,這對于鐘錫強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鐘錫強是個比較用心的人,他容易接受新事物,憑借多年累積的經驗,他先后服務了雀巢、可口可樂、達能、上海大眾、榮威、萬科、索尼、中美史克、中興手機、必勝客、萬寶路、寶潔、萬基藥業、康師傅、中國銀行、聲寶電器、松下、城市電訊、新鴻基地產、太古地產、盈科地產、DIAGEO、貓人、曼秀雷敦、雅詩蘭黛、倩碧、歐詩漫、大寶、王老吉等中外客戶,迅速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百位創意總監之一,在業界留下了極好的口碑。
但是好景不長,鐘錫強所在的公司被國際廣告集團收購了。“當時我們只是覺得既然被收購了,就不幫他們打工了,我們自己出來做老板吧。”鐘錫強回憶說,“2005年,我們幾個人一起成立了威漢營銷傳播集團。”
不為創意而創意
“很多人覺得廣告是一種走在前沿的藝術,但是我并不這樣認為,把世界前進的步伐比作一個往前推進的三角形,廣告不會走在三角形的最尖端,因為客戶給我們錢做廣告,做創意,他們不是讓我們搞革命,也不是讓我們搞藝術,他們是做生意的,所以做廣告最有效、最安全、最容易成功的,可能是走在三角形尖端后面一點,或者走在邊上,借用別人的力量,掃除一些市場障礙、文化障礙,然后你可以一直走下去,乘風破浪,事半功倍。”鐘錫強說。
“世界上很多拿獎的廣告作品叫好不叫座。一邊是消費者,一邊是專業的廣告評審人,他們看廣告的角度完全不一樣,心理需求也不一樣。”鐘錫強進一步說,“廣告評審注重廣告創意是不是好,技巧是不是高,有沒有人做過,新鮮性如何,但是消費者很簡單,看過廣告之后不管用什么方法,打動他去買這個產品、試這個產品,要不就是對這個品牌有一種新的好感。廣告就是搶消費者頭腦的地盤。廣告創意應該是對市場有影響力的,能改變銷售行為,是為客戶服務的,不是為了創意而創意的。”
如今鐘錫強仍堅守著自己認定的廣告信仰。“廣告行業能拿創意獎的人,水平都很高,他們是為自己和公司的榮譽而戰。最好的人才如果對客戶沒有幫助,實在是太浪費啦,而且違背了商業道德,客戶拿錢出來是讓你幫他的,然而你卻在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有能力,不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能幫助客戶,那就沒得說啦。每個行業都有職業道德,要有被人認可的自我。”鐘錫強說。
雖然鐘錫強現在做的事情與打工時并無差別,但是他所承受的壓力比先前大了許多。“現在掙的錢,并不比以前多,有的時候還要自己貼錢。但壓力不是來自錢的問題,而是情感的問題,對理想要有負責任的態度,現在經營公司就如同養育孩子一樣,是道義的問題。”鐘錫強說。
在威漢營銷傳播集團前行的路上,鐘錫強和同伴一直在苦苦思考未來如何走下去的問題。“本土廣告公司,老板就是公司的代表,做的是事業;而國際廣告公司,誰在與不在并不重要,做的是企業。威漢可能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廣告公司,應該屬于第三股力量。威漢由小公司變成中型公司,在中國地區所有廣告機構中排名第十位,在中國地區獨立廣告機構中排名第一位,也會面對很多企業面對的管理問題、信息化問題、企業文化問題。”鐘錫強說,“從操作層面考慮,而不是從理論層面考慮,最讓我擔心的是公司品牌應該怎么走,我們也許會從品牌高度整合策略資源,也許橫向與手機、網絡等新興媒體合作,做個性化解決方案,我們還在摸索。”
“總而言之,一切的目標只為心中的自豪與驕傲,只要覺得干活干得快樂開心就足矣,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公司發展得多大、多強,只是一種手段而已。”鐘錫強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