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小米公司將在8月發布47寸智能電視產品,并且曝光了小米電視的外包裝盒。雖然此消息未得到小米方面的證實,但可以看得出,各家互聯網公司和科技企業在智能電視領域的爭奪愈加激烈。
去年6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輪2.16億美元融資,公司整體估值達到40億美元。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有這么高的估值,就是因為小米不僅有手機,他們還有電視。今年3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拜訪小米公司,并與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展開會談。郭臺銘此舉引發外界猜測,小米可能會進一步推智能電視。
互聯網企業的邏輯
其實不僅是小米,不久前樂視發布的超級電視業引起業內的熱議,加之市場上眾多品牌的機頂盒,從中不難看出,智能電視對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吸引力之大,該領域已經成為各家公司的“必爭之地”。
而智能電視的魅力為何如此之大?樂視網CEO賈躍亭此前表示,超級電視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樂視網本身是一個視頻媒體,廣告收入將會是樂視一個非常重要的盈利來源。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說,除了占其收入30%-40%的版權分銷費,樂視一年廣告收入4.9億元,已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視頻廣告商。通過切入終端,樂視希望進一步提高廣告收入。
事實上,像樂視、小米這種非傳統電視生產企業在有了終端品牌后,網絡 營銷 會加快發展,這就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而低廉的價格能夠吸引更多用戶,在用戶規模得到提升之后,規模的廣告和細分的付費將會是主要盈利模式。
另外,PPTV副總裁單曉蕾認為,“廣告+付費+增值服務”將是智能電視的 商業模式 。做了機頂盒,當電視機打開時,界面就可以帶來廣告收益。而游戲、購物等增值服務,在電視機和機頂盒上都可以推進。
但也有觀點認為,互聯網電視多年來一直被看好卻很難有所推進,即便是微軟[微博]、蘋果這樣的王者也謹慎小心。同時,電視機作為家庭的娛樂中心地位已經在削弱,互聯網企業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業務將人們從電視機前拉走,這其中,恐怕拉走的人難以回來,沒走的人也對互聯網公司的噱頭不感冒。
傳統廠商的改變
一方面是以小米、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對智能電視市場的沖擊,而傳統的電視廠商也必定不會坐以待斃。上個月,國內企業TCL[微博]推出了全球第一臺超高清一體機,可以集成Google Play商店中超過10萬部的電影、電視節目,以及音樂資源,并以4K×2K(超高清)視頻方式呈現出來。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直以來高清和超高清片源是制約這兩種顯示方式擴大的瓶頸。樂視盒子銷量不俗就是因為擁有海量的高清內容。內容一直以來就是傳統彩電企業的軟肋, TCL此次尋求Google Play的外援支持,目的之一就是突破內容短板。
同時,對目前市場上的機頂盒產品而言,未來通過一體機收看高清和超高清視頻,就不需要再外接互聯網機頂盒等設備,這相當于從源頭上斬斷了互聯網機頂盒企業的市場。
今年,很多彩電廠商紛紛推出操作系統,加深與互聯網的合作。創維[微博]上月發布了云電視操作系統“天賜”。創維集團軟件研究院院長王志國認為,在做好人機交互界面、搭好平臺之后,與內容運營商合作,就可以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另外,海信[微博]今年也高調推出VIDAA TV,采用簡單易用的全新操作系統。
業內人士分析稱,互聯網公司的智能電視是一臺有著看電視功能的智能終端,而核心還在于互聯網。目前來看,傳統電視廠商依靠著長久以來的消費者積累,在品牌、 銷售 渠道和售后服務上仍占據優勢。
夏普成“香餑餑”
智能電視領域的爭奪愈加激烈,如果說生產機頂盒終端的門檻還不算高的話,互聯網企業做電視產品確實是自己的一個“短板”。所以,與傳統廠商的結合不可避免。
6月5日,聯想宣布與夏普在智能電視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在聯想7月
上市
的智能電視旗艦產品60英寸的K82中,聯想提供產品設計和用戶智能功能體驗解決方案,夏普提供音質、畫質技術,以及液晶面板等關鍵零部件支持,并負責整機制造。
不僅如此,聯想還有更大的設想。近期業內也傳出聯想有意并購夏普中國工廠的消息。據業內人士透露,聯想收購南京夏普工廠一事已基本確定,聯想方面已經前往南京對夏普工廠進行資產盤查。
相比其他傳統彩電企業在上游資源 供應鏈 上的把控,聯想無疑是有欠缺的。而夏普南京工廠擁有一條龍的生產能力,產品可以從20英寸到80英寸。夏普作為生產制造商,對它的工廠有產能的要求,它能開足馬力去生產。
此前,有關夏普的消息不斷。之前樂視“超級電視”發布時曾宣稱與夏普有“深度”合作,但后者隨即發聲明“辟謠”。而鴻海也對南京夏普工廠表示出收購興趣,但消息顯示夏普與鴻海方面的合作并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