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作為女排五連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走過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國際化教練職業生涯。個人認為:郎平是以標準的國際職業教練,并不存在國別之分的職業素養成為中國女排新一任主教練的。之說以這樣說,因為郎平回到國內執教恒大的目的就有想重新執教中國國家隊。雖然,郎平現在的表現似乎有些猶抱琵笆半遮面;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她內心都是積極的。從中國人來說,她應該積極響應;從排球事業來說,她有義務發展中國排球;從她個人來說,執教中國女排是一種榮譽,何來……?這只不過是一種低調,一種品牌發展需要的低調。
郎平作為一個中國排球培養出來的國際知名教練,在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都有上佳表現,這對中國女排來說,等于是擁有了一位具有國際豐富經驗的主教練,而中國女排是一支世界強隊,特別是現在各國女排交流非常頻繁的時代,各國打法和技術愈來愈接近,僅憑“國產”教練的愛國熱情想成為超級實力的中國女排新標準,簡直就是夜郎自大。
中國女排作為一支有傳統優勢和中國特色的體育團隊組織,承載的不僅僅是體育精神,還有更多的品牌效應。而在此之前的,各位國內優秀的聯賽教練之所以沒有能夠讓中國女排滿足國人要求、達到世界冠軍水平,不論什么原因,事實已經說明此路艱難。從品牌的效應來看,國內聯賽的紅火及大批優秀隊員的涌現,使得中國女排成為了“應該”是世界冠軍的假象。
這就像商業品牌一樣:品牌需要歷練、品牌需要不斷的加分、品牌是由眾多事件(促銷活動或者廣告)累加而成。假設中國女排的隊員就是一個品牌加分活動的話,眾多的女排隊員在各自的俱樂部里,都是一個優秀的品牌活動,而眾多的品牌活動依然沒有能夠把中國女排送上世界冠軍的寶座。再多的品牌廣告和促銷活動,如果僅僅是注重數量而不是步步高升,恐怕難以成為領導者品牌。而且有可能因為不良的多元化而整個集團遭遇滑鐵盧。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港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船民給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像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
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就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員民們也理解,幾個人就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的車的人很少。
點評:營銷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競爭者之間比拼的不僅僅是價格、質量和服務,還有營銷哲學這樣深層次的東西。102號的做法無可厚非,101號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卻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們身邊無數的"傻人自有傻福"、"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還用多說嗎?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