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術變革、經濟環境變革和整個營銷傳播方式變革的推動下,怎樣能夠讓廣告更具有傳播性?讓廣告更加內容化?2013年4月19日,由騰訊發起的智慧營銷研究院在
北京
舉行了專家溝通會,會議聚集了來自包括高校、代理公司、第三方研究機構、專業媒體等十多位互聯網及營銷專家,就當下熱門的“內容營銷”話題展開了探討。
把商業廣告“插入”社會化媒體
悠易互通COO郭志明認為,內容營銷有兩種:最傳統的是搭建一個有人看的內容,例如電影里面的產品植入、微電影等,把品牌信息很巧妙地植入到內容里面,無論是通過什么樣的形式,文字、圖片、視頻,甚至一個APP,都是希望把廣告變成內容吸引很多人去看。另外一種就是自媒體,可能是在微博、微信中把品牌信息放到里面去。
無獨有偶,對于內容營銷的定義,明銳互動總裁呂勇指出,內容營銷就是把商業廣告“插到”媒體里面去。內容為王、渠道為后,內容與渠道結合,內容才會有神。把商業廣告變成另外一種形式,“插到”社會化媒體、無線媒體等渠道,一樣的成本,但是傳播渠道有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更大的效果,這是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最核心的就是必須找到觸動消費者內心關注的興奮點,或者叫做沖動,所以內容要跟他們的生活相關。清華
、
北京大學
研修班
營銷專家劉東明認為,內容營銷不應該是讓廣告公司很忙,而是要轉化為消費者很忙,應該構建平臺激發他們創造內容。對此,微博易CEO徐揚也表示,在內容營銷方面,未必使用大的創意,很可能是簡單的一句話就擊中了一群人,使這群人產生共鳴。
在營銷環節中,一邊研究的是消費者,另一邊研究的是品牌。威漢營銷傳播集團CEO陳一枬指出:“內容營銷除了關注消費者外,還應該結合客戶的營銷需求。”
在營銷中,廣告主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看短期的營銷結果;另一類是細水長流,追求品牌效應。所以做數字媒體應該有一個心態:永遠不停地變動。
內容營銷形式多樣,但所有營銷都基于品牌,同時體驗也很重要?;油毓杉瘓F總裁鄧廣梼認為,今天,客戶付出的創意的勞動力成本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高,所以要有一個很龐大的創意團隊才能夠做好現在的數字營銷。
全民制造內容的時代,營銷如何定位?
毫無疑問,在這個全民制造內容的時代,廣告公司作為營銷中重要的一環必須做出轉變。
CMI校園營銷研究院院長沈虹提出,當前的變革對廣告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契機,在之前研究中,我們一直在想消費者或網民的主導性可能會越來越強,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實際上網民、消費者不懂廣告,他們的行為需要被引導,需要在一個品牌希望建構的形象平臺上被專業人士引導。
“好的內容營銷,其創意和整體控制來自于廣告公司,但投放之后能夠讓消費者從中看到內容,并且傳播內容,這是內容營銷。”互幫國際執行副總裁馬旗戟認為,這是現階段可實現的內容營銷,它的核心并不是放在消費者創造和傳播內容上,那是一個誤解,是一個極端對消費者分層市場極致性的追求。
曾在去年宣布不再是一家傳統廣告公司,而是整合性內容提供商的靈獅中國合伙人兼CEO徐進稱:“從傳統廣告的角度來談,在營銷環節中,以往是希望消費者走近品牌,現在發現這樣越來越難,所以就需要思考如何讓品牌走近消費者。所以我們要打造自己的語言,即內容營銷。”
徐進認為,內容是與目標人群和所要購買的人群息息相關的生活、相關的故事。以Jeep尤文圖斯案例為例,內容源自于消費者生活中的一場足球賽事、一個明星或者是一次試駕的活動。最終,希望把內容營銷變成生活營銷。
打造內容營銷2.0
互聯網改變的不只是廣告公司的生產方式,更是傳播的整體環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剛認為,就“內容營銷”這一概念來說還是一個傳統的說法,稱之為“創意傳播”更加適合,因為創意傳播講的是內容。
就互聯網平臺而言,騰訊公司廣告平臺產品部助理總經理劉曜認為,從整個互聯網的頁面流量來看,登錄流量會越來越多,在分析大數據的基礎上可以做到精準的定向,可以為內容營銷提供更好的支持。
陳剛指出,內容營銷從創意傳播或者內容生產的角度確實要考慮技術,通過對互聯網人群進行分析,好的素材和資料經過轉換會變成非常好的內容用于擴散,正好提供了消費者此時需要的東西就不是一種騷擾。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互聯網配合這種內容的生產、傳播的技術越來越重要,而且要合法地使用數據。
“當前的內容營銷還是處在1.0階段,2.0的時代應該是分眾溝通。”郭志明指出,未來的內容營銷肯定是每個人看到的內容不一樣,通過技術的手段,根據不同人群關注的利益點進行區別投放。例如騰訊的社會化視頻之類的,可以用數據更好地理解用戶,給用戶一個很準確的品牌信息,這應該是下一步2.0的內容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