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的時候,我在一家快速成長的家電公司工作。當時的企業成長速度很快,公司上下激情滿懷,大家夜以繼日,開會,工作,吃飯也是談事,會后繼續加班——真可謂“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一天下午,公司接到競爭品牌壟斷彩管的消息,公關部的領導們迅速召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部門同事開會,商量應對之策。會議持續了一下午,決定要對此加以迅速和堅決的回應,當然最終的任務就交給我執筆。接下來吃飯,部門的人繼續聊,飯后,部門老總親自面授機宜——結束時已是晚上9點多了,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第二點一早稿件必須在公司領導審后發給準備好的媒體。我還要研究資料,等到開始動筆的時候已經夜里1點了,3點鐘實在抓狂,決定睡一會兒——其實也睡不安穩,5點鐘又爬起來繼續“戰斗”。這樣一直到8點鐘,終于三四千字的文稿完成。記得當時我用的是手寫,迅速到外面打印后傳給已在廣州的領導,略作修改后傳給媒體。次日,
北京
、上海、廣州的幾家媒體便隆重推出了我們的訪談報道,在業界引起很大反響。
這個過程是我在這家公司的一個普通細節。而在外征戰的區域經理們更是披星戴月、五天六個城市的檢查、開會、調研市場更是常態,許多人因為派駐外地,與家人一兩個月甚至更長都無法見面……那時我就感慨,做
營銷
人真是需要“妻離子散”吶。
那時的我理解這種策略叫“笨鳥先飛”,因為與跨國公司成熟的制度化體系相比,國內企業制度不到位、執行也不到位,而營銷人更是出身繁雜(半路出家不說,重要缺乏相應的學習
和管理能力),只能邊干邊悟邊學,要想贏得競爭就必須比別人勤快、苦干了!
苦干,勤快沒問題,關鍵是如果周而復始,一眼望不到頭就會郁悶,后來選擇去了另一家企業,雖然當上了部門負責人,但狀態更甚,疲于奔命應付接連的危機不說,有時候為了一篇新聞稿二三十人開上一天的會議,這里面存在多大的
人力資源
浪費!
但這就是當時的企業狀態。后來的我選擇重新回歸媒體,創辦了營銷雜志接觸了更多企業,才發現不止家電企業,在很多地方,很多優秀企業都是處于這樣的狀態。在福建有名的泉州有“夜總會”的說法,我剛聽
經理人
說這個詞的時候以為是企業在夜總會里開會,后來才知是“夜里總是開會”!所以泉州的經理人流轉非常快,兩三個月可能換一個地方,但換一個地方還是老樣子,因為那里的企業家們更勤奮,早上飛機到京辦事,晚上回來,開會傳達新想法,夜里還要接待……第二天一大早又精神抖擻地出發!
我一度以為,這只是企業早期創業時候的必然過程,但后來發現變革
開放30多年后,即使幾十億上百億的企業也同樣如此。老板們身先士卒彼星戴月,手下們自然上行下效變本加厲,把女人當男人使,把男人當畜生用。許多企業營銷將士們至今仍是過著妻離子散的生活,好不容易回到總部,也是開會開會再開會,沒多少時間和家人共度溫馨時光,更惶論抽出時間教育子女了(更多時間是通過電話!)。更揪心的是,我發現許多營銷執行官們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身體未老先衰,我的幾位原來的同事才四十出頭一個做了心臟手術,一個滿頭白發。
現在,企業家的健康問題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他們備受關注,但那些苦逼的營銷執行官們卻遠離媒體和公眾視野,他們用青春賭明天,用健康換金錢,人前無比光鮮,背后情形凄慘。有一個營銷總裁曾自豪地說,她常常站在酒店的電梯里,不知身在哪座城市,但現在的她身體狀況百出,豪情猶在力不從心。
中國的企業似乎永遠都在為生存線上掙扎,創業時是如此,幾十億上百億也是如此。固然,我們欣賞企業家們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也欣賞他們不全力以赴一定不能成功的名言,但這并不意味著營銷將士們必須24小時枕戈待旦、必須十多年如一日地住招待所,必須拋妻棄子、犧牲健康而換取企業的成功。如果成功建基于此,那么這個企業無論規模再大、贏利再多、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也無法贏得人們的尊敬,更無法持久地邁向成功。
所以,那些創業三年以上的企業主們,那些走過七年之癢的商界精英們,那些規模已在5億10億上的企業家們,要考慮適當給你的營銷執行官們松松綁了!請適當放慢你們的步伐,調低你們的增長目標,讓你的經理們休一下年假、讓妻離子散的他們探親回家;讓他們周末的時候不要再有公司的緊急電話;你可以節假日視察但讓他們放松一下;適當讓他們住上四星五星的酒店,不要只是五年前的快捷酒店;你可以厲行節約,但要讓他們適度獲得奮斗成功的榮耀與滿足;讓他們去定期充充電吧,學習一些國內外領先的管理思想;找到一些外部的智業合作伙伴,不要連個廣告設計、POP、新聞稿都自己的人員親力親為,剝離一些繁雜工作使他們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思考、把握方向、系統和重點;不要讓他們再透支健康而是關心他們的精神、思想、休息,讓他們從容、健康、有尊嚴、時尚、自豪并惠及家庭而不是啥都沒有剩下的只有錢。
如果企業家們不能從現在有能力、有契機的時候加以轉變,我們將無法真正走出國門(只能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我們輸出的只有產品永遠沒有管理、體系和文化,我們永遠在低利潤區徘徊——如果競爭充分的話,我們的企業注定每年掙扎在死亡線上——無論規模有多大,我們的
企業管理
無法與跨國公司抗衡,就像我們的日化企業、奶粉企業那樣,無論我們發展速度多快,都輝煌一時無法持久,無法抵御跨國公司的深謀遠慮、步步為營。
營銷執行官們是最勇敢無畏的將士,企業家們請用心呵護他們,不要視他們為機器:讓他們有時間休息,適度享受,活出生活的品味,不斷學習全面發展,以企業升級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讓他們的家人活得幸福老有所孝子有所養,讓他們活得像個完整的人——有尊嚴有意義。惟有如此,企業的管理才能得到提升,制度化體系才可能建成,領導力才會真正卓越,我們的企業才能在全球的市場里用智慧進行競爭,才能攻占產業鏈的高端而不是淪為跨國產業的末端茍延殘喘。企業家們,如果你想要贏得尊敬,請先從愛護員工開始而不是忙不迭地在外面做公益;如果你想成功,請先讓你們的員工們覺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國家法制,請先從你的企業王國里實踐;如果你渴望安全與幸福,請想一想為你付出青春與健康的員工……中國已是第二大經濟體,你的企業早已跨過了存亡線,每個人都在談論環境污染問題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話題,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的企業的增長方式也亟需做出改變,管理需要精細化,制度需要體系化,領導力需要優化,員工工作時間需要合法,戰略管理需要強化,否則員工們只能永遠以犧牲休息的健康的勤奮為你低能的管理、不合理的制度、忽東忽西的決策埋單。
總之一句話,請為你苦逼的營銷執行官們松松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