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互聯網公司投放電視廣告的勢頭漸強。今年的除夕之夜,春晚就成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廣告專場。據統計,分別有獵豹瀏覽器、360安全衛士、QQ、 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在線和小米手機均登陸央視春晚前10分鐘的黃金廣告位。目前,這些植入廣告已經在網上引發熱議。而在這一熱潮的背后,傳遞出的是競爭激烈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廣告 營銷 戰正日趨升級。就此,我們BNET采訪了著名營銷實戰專家、網絡營銷、品牌 營銷策劃 專家劉杰克老師,就這一話題與大家進行相關的探討。
劉杰克分析說:“中國最新互聯網統計稱,中國大陸網民數已達5.6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超過42%。而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我們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還是有一半以上的人群還不是網民,互聯網公司之所以今年扎堆選擇傳統媒體來進行 市場營銷 ,是因為當這些公司在網絡的穿透力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時,在網絡上的覆蓋度已經很高時,它需要進一步去覆蓋那些不上網的人群,使他們也知道這個品牌,甚至為這些品牌而上網。其次,現在講求整合營銷傳播的概念,需要目標消費者能夠在多個場所、多個地域、多個時間點來不斷接受品牌。所以,在網絡上它可能只在某一個點或者某兩個點跟這些目標客戶有接觸。而通過傳統媒體可以使目標消費群體不僅僅在網絡上,也可以在傳統媒體上接觸,對其品牌有進一步的關聯。”
事實上,早些年李開復、李彥宏、張朝陽等互聯網大佬也曾現身《天天向上》節目中。在近期《天天向上》中,百度李明遠、奇虎周鴻祎等毫不忌諱的推廣自家產品。這么多的互聯網公司頻繁現身《天天向上》中,說到底還是為了拓展用戶,畢竟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用戶覆蓋率重合度并不高,這就是為何在新媒體不缺曝光率的互聯網企業愿意上《天天向上》節目的原因。眼下,在北上廣等一線甚至二線城市,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App等已經不是新鮮事,用戶群體已然成熟。而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鎮、農村地區,這些東西依然有著神秘的面紗。恰巧,這些地方也是新媒體的盲區。
在談到互聯網的影響力是否不如傳統媒體時,劉杰克對此表示:“做為一家以廣告營收為主導收入的公司,2012年,百度營收已經超過了中央電視臺。從這一點來看,互聯網的影響力是否不如傳統媒體的這一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實際上,我認為他們應該是各有千秋,對于一般上網的人群,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講,互聯網媒體的影響力顯然更大一些。但是對于不上網的人群來說,傳統媒體仍然是他們接觸外界的唯一的手段,對這一部分人傳統媒體的傳播力當然會更大一些。所以,去比較誰的影響力更大些的說法我認為并不妥當,因為它有自己特定的人群。而品牌強調的是整合營銷傳播,希望在每個點,每一個消費者可能接觸的點都把品牌傳播出去。”
至于如何看待和平衡傳統媒體營銷和互聯網營銷的關系,劉杰克分析說:“首先,我們不要盲目的一定要選擇做互聯網營銷,或是說一定要做傳統營銷,我們強調的是整合營銷的概念。其次,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人群,有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所以,企業到底應該是側重于傳統媒體還是側重于互聯網媒體,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消費者主要是接觸哪一類媒體。至于評估廣告的效果,傳統媒體營銷和互聯網營銷相對而言,當然還是互聯網營銷的評估會更加好一些,因為通過網絡技術監控都可以及時的進行跟蹤,而傳統媒體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的。比如說,我們看一個電視廣告,我們是沒有辦法知道真正能夠影響多少人,影響多少人的購買行為,對品牌有多大的提升有精確的計算。”
互聯網公司扎堆上央視廣告,這在往年是絕無僅有的。顯然,如今春晚也成為了企業年度營銷的主戰場,我們有理由認為,互聯網企業開始向新媒體之外的宣傳渠道伸手,去抓取那些互聯網、新媒體無法影響到的人群,而最有效最直接的渠道就是電視媒體。對于未來互聯網公司市場營銷的策略和布局而言,劉杰克認為,每家企業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目標消費人群的研究來看,每一個品牌都會有自己特定的人群,無論是互聯網的品牌,還是傳統產業的品牌,都要根據自己消費者的改變而改變,不斷的調整改變來應對消費者的變化。有句話說的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企業也是如此。至于布局方面,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考量,一切的策略都要圍繞著企業的基本戰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