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5000年文明,酒是是文明的表現。近代社會更是政、商兩界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國內的酒市場目前呈現的三種大勢:
白酒之勢: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
洋酒之勢:XO、軒尼詩、拉菲(紅酒)為代表
黃酒之勢:紹興花雕為代表
河源是客家聚中地,黃米酒與花雕同宗同脈,將有機會與紹興花雕在黃酒市場上取舍。
大勢所呈現出來的飲酒人群,早已超越地域,喝茅臺、五糧液、XO、軒尼詩、拉菲(紅酒)、花雕早已不停留在本地,河源黃米酒在未來2年中,也將有機會加入這些行列當中。
河源某酒業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鎖定在本地人喝黃酒,真正喝黃酒的人不是本地人。目前的河源黃酒業在購買上只能是打價格戰,每瓶黃酒的利潤微呼其微。避其鋒芒,回歸正確的人群、在消費理念上,打破傳統看行業。跳出品類看行業,鎖定在高端之上,即將引爆新的市場,每瓶酒的利潤會比之前幾箱酒的利潤更加大,賺一個有錢的人的錢比賺20個人窮人的錢來的快,來多的多,這正是河源某酒業未來的發展之路。
河源某酒業,已在河源耕耘近10年,知名度第一,銷量徘徊在第二、第三,實屬可悲(居于目前的狀態并不樂觀,企業前景令人擔憂)。
河源某酒業,打造強勢品牌,勢在必行,需從兩個方面確定自己的戰略目標。
范志峰
營銷
博客://blog.sina.com.cn/fanzhifeng
第一:老板個人戰略定位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世代傳承下去。黃酒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客家人通過黃酒向外人介紹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要通過企業老板向客家人表象出去。黃酒不是酒,是客家文化,文化要人傳承下去。
老板定位:客家文化的傳承者。
第二:河源某酒業品牌戰略定位
你的對手是誰,將意味著你的目標有多大。河源某酒業的對手并非河源釀酒工廠與公司,而是同品類的紹興花雕。
花雕酒與客家黃酒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為何紹興花雕比擬白酒的茅臺?
河源某酒業直接的對手:紹興花雕
河源某酒業品牌定位:客家茅臺
第二部分:品牌借勢(給力借勢打造高端)
河源某酒業確定品牌戰略高度與品牌定位,就目前河源某酒業資源,無法承載。那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河源某酒業通過現有的資源打造“客家茅臺”。自己沒有的,可以借過來使用。
一借:地域之勢---先借河源,河源地區,全部是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黃酒。二借萬綠湖,萬綠湖每日 接待數于千計的游客,每個來到萬綠湖的外地人都可成為河源某酒業品牌的傳播者。
二借:文化之勢---茅臺喝的不是酒,是一種文化、精神、(身份與地位)面子。有文化、精神、面子3個方面的載體,茅臺賣2000多也不貴。顧客目前喝的只是黃酒,僅此而已??图規浊隁v史,8次大規模遷移,過程、歷史、文化將寄托在黃酒上體現,借客家文化之勢,河源某酒業將賣的不是單純的黃酒,是附載著文化的黃酒。
三借:名人之勢---在政界,鄧小平也屬于客家人范疇,葉劍英也是客家人,在商界,金利來曾憲梓也是客家人,全世界有一億兩千多萬客家人,僅珠江三角地區就有兩千多萬客家人??图胰松凭坪每?,特有的民俗習慣奠定了客家黃酒廣泛的社會基礎,在正規的宴席中,客家人要用自己的黃酒接待外賓。
借勢,要提煉屬于純正的黃田與客家的品牌故事。
第三部分:
商業模式
(勵兵秣馬蓄勢待發)
特產渠道,是目前河源某酒業的
銷售
渠道。但沒有將特產渠道發揮到極致,原因有二。
第一,沒有對人群進行(傳播)教育
第二,將對手鎖定在黃酒的生產的“伙伴”
重新定位后的河源某酒業,商業模式可分兩個階段:
1、第1年:品牌打造階段---不能定太高,以打造品牌為主,每個月穩定在120—150萬之間
2、第2年:品牌快速增長---在河源當地穩定,增加珠三角地區,客家交際專用商務用酒,營業額將穩定在500萬/月左右。
第1年商業模式流程:
通過河源、萬綠湖地域借勢,增加宣傳專用的渠道。
陌生人---通過旅游景點(或人)了解客家文化---了解傳承文化的黃酒---品嘗河源某酒業---特產店購買
品牌打造階段所必備的營銷工具:文化手冊、戶外廣告、POP、X架、宣傳單頁、新聞軟文。
人員配置:增加3名宣傳渠道業務員、每名業務員配3-5名促銷員。
第2年商業模式流程:
名人效應---口碑傳播---政、商兩界專用---商務用酒打造---珠三角
品牌快速增長所必須的營銷工具:客家文化手冊、文化故事載體企業專題片、商務專用酒、市場執行手冊、企業加盟手冊、VI系統。
就目前河源某酒業包裝,符合不了品牌定位。建議河源某酒業重新設計一款可以承載文化的外包裝酒、在生產工藝上給黃酒在品質上重新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