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于消費者的權威調查顯示:在購買的顧客中,未提出批評的顧客重購率為9%,抱怨未得到解決的顧客重購率為19%,抱怨得到解決的為54%,抱怨得到快速有效解決的客戶,其重購率高達82%。的確,顧客抱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化解抱怨。不過,并非所有顧客的抱怨都是有形的,很多顧客并不會隨意表露自己的不滿,這就需要店員具備敏感的洞察力以及消除抱怨的技能。
洞察顧客“四抱怨”
店員在柜臺或庫房取完藥后,沒有親自送到顧客面前,卻大聲喊顧客上前來取;沒有主動給顧客拿包裝袋;在交款時,顧客發現自己想要買的藥漏開、少開,甚至錯開(比如拿錯劑型、規格等);錯報庫存,導致顧客二次光顧時依然沒有買到藥品,浪費顧客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對藥品價格不熟悉,導致顧客詢價與交款時存在很大的差異;因專業知識不強,對顧客的咨詢不予解答,或者解答不充分、不明確,甚至錯誤指導用藥……當這些失誤出現時,顧客的抱怨自然也就產生了。因此,店員要不時自檢、自查、自省,并及時補救。
對于店員的失誤,不同顧客會有不同的反應,反應的強烈程度與受到的傷害程度和經濟損失程度有關。一般來說,顧客會做出4種反應,如下表。
店員能否洞察、識別顧客的抱怨,其意義不僅僅在于挽留一個顧客,更關系到藥店大局。如果顧客并沒有向店員表達不滿,而是向媒體、相關執法部門說出自己的抱怨,會導致藥店陷入被動中,不僅可能導致藥店遭受經濟損失,還會影響藥店形象。此外,顧客還會成為一個負面的“意見領袖”,把自己不如意的購買體驗傳播給身邊的親友,這種幾何級、快速的病毒式傳播對藥店極為不利。
誠懇化解“五步走”
顧客是店員工作的最佳評論員和指導師。當店員覺察到顧客心存抱怨時,要面對它、解決它、利用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變抱怨為機會。善于做顧客的“出氣筒”的店員才會不斷進步,因為顧客裝進“筒”內的不僅僅是情緒垃圾,更多的是財富。
若處理不當,源于芝麻小事的抱怨也可能演變成一場大危機。對此,一些管理規范的藥店會建立 危機管理 體系,甚至要求店員進行模擬預演。然而,很多店員對此不以為然,殊不知若不具備化解抱怨的基本技能,自己就很可能“栽”在抱怨上。道理很簡單:你能惹事,卻不能解決矛盾,給藥店造成形象損害與經濟損失,藥店豈能一直容忍?
因此,店員必須了解處理抱怨的基本思路與流程,即:預防——預防顧客抱怨的發生,接受相關教育和學習 ;預案——制定顧客抱怨處理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監控——顧客抱怨產生后,及時啟動預案;恢復——通過恰當的處理,與顧客重建良好關系。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三個關鍵點,即充分溝通、誠懇對待、快速應對。店員的態度越好,溝通得越到位,反應得越快,才能更早掌握主動權。在實際處置中,店員可以通過“五步走”化解顧客抱怨:
Step 1:安撫顧客情緒。這一步關鍵在于店員能設身處地站在顧客立場,通過誠懇的態度、和善的語言和動人的誠意來化解顧客的憤怒與不滿,并獲得顧客的諒解,為進入下一步爭取機會。
Step 2:找出抱怨原因。店員要找到顧客為什么抱怨,以及對藥店、對自己有哪些要求。如果對顧客的要求能立即滿足,就不要耽擱,在現場解決;如果不能立即解決,要馬上向店長反映,并給顧客提供一個可以“忍受”的等待期限,讓顧客靜候佳音。
Step 3:制定解決方案。了解原因后,店員應與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包括顧客抱怨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解決,因為總有一些顧客的抱怨不現實或者屬于無理要求。若是合理的抱怨,則要考慮如何解決。
Step 4:落實解決方案。在解決方案出臺后,店員要在第一時間與顧客進行溝通,并提供解決方案,讓顧客感受到藥店解決問題的誠意。同時,店員要協調藥店立即著手落實并兌現在解決方案中的政策、承諾與補償,讓顧客抱怨得到化解。
Step 5:強化顧客體驗。藥店及店員可考慮邀請顧客參與到整改過程中,或者通過服務承諾甚至服務公約來給顧客提供切實的后續保證,讓顧客心甘情愿地繼續做藥店的忠實顧客。
當店員覺察到顧客心存抱怨時,要面對它、解決它、利用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變抱怨為機會。善于做顧客的“出氣筒”的店員才會不斷進步,因為顧客裝進“筒”內的不僅僅是情緒垃圾,更多的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