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90年代的巔峰時期后,如今中國服裝產業風光不再。全球消費疲軟,出口受阻;中國本土市場,年輕消費者成為主導力量,本土品牌吸引力卻持續降低。
銷售
不暢、庫存高壓。以前節衣縮食一個月也買不起的這些時尚品牌,如今已經已經賣到了十幾元的白菜價。從價格上能看出這些品牌的困境,業績上則呈現負增長趨勢。
瞬息萬變的社會流行風尚改變了消費者的審美取向。郭沫若說過:服裝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時間的車輪永不止步,一個時代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在建國初期人們出席重大場合,男士以穿中山裝為榮,如今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也很難看中山裝的行跡,取而代之的是西裝和夾克在社會各階層的游行。
敢問路在何方?
窮則思變,面對困境即是希望的開始。人們在有自信的時候才會有出路,中國服裝品牌應重樹信心尋找新方向。日韓一些服裝品牌以其個性張揚的品牌風格受到消費者的追捧與喜愛,我們不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向日韓品牌學習他們的成功之道。
日本著名休閑品牌優衣庫,品牌堅持現代、簡約自然,所提倡的“百搭”理念更為消費者熟知,成為全球服飾
零售
業的佼佼者;三宅一生品牌凸顯鮮明日本民族特色,根植于日本民族觀念、習俗、價值觀,是將日本名族文化傳承發揚的高端服裝品牌,享譽國際服裝界。
EXR是韓國知名運動品牌,品牌將運動與時尚結合并融入流行元素,定位為個性休閑裝。EXR初入市場反響極好,一些韓國大牌明星也是EXR的忠實粉絲。EXR雖初出茅廬但一路高歌猛進,價位直逼阿迪、耐克等國際一線運動品牌,長江后浪推前浪,后來居上的奇跡分分秒不在時代舞臺上演。
歸根結底,中國服裝品牌的癥結在于提升自己的文化修為,無論是歐美國際一線大牌,還是日韓的一些個性風格品牌,其品牌背后都是民族文化的內動力作為支持。
當中國日益受到尊重,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受到尊重,那時,中國的服裝品牌也一定能夠浴光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