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12月13日,星期四,中午12點,去濟南故事廣播“我能贏”欄目做節目,和海天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張鳳山,晚上吃罷晚飯去濟南教育電視臺,給 營銷 人員講學習 課,交流一番;
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中午12點,和“三個姓張的董事長”一起吃飯,接著給濟南骨科醫院的 營銷策劃 人員和網絡人員講講小課,交流一番,晚上參加的是“勇哥賣酒”的原型、眾仁商貿集團董事長陳勇舉辦的一個答謝活動,同行還有紅太陽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信、廣播電臺陳濱、糖煙酒雜志主編張文星和幾個民主黨派的領導等人。
兩天的時間,不論是“坐而論道”也好、還是“傳經布道”也好,所經所歷,無不吻合邵珠富“生活無處不亮點,人生處處皆營銷”的觀點。而很榮幸,在與眾多“董事長”和“營銷策劃人員”交流的過程中,邵珠富是教學相長,既有所傳授也有所收獲。有發光也有反射和折射,這才符合邵珠富一貫堅持的原則,大家各取所需,人生其樂融融。
當然,還是要從營銷的角度來談談這兩天的收獲,因為在一個營銷策劃人的眼里,真的是什么都是營銷策劃啊,邵珠富也不例外不能免俗。
1、有計劃少“出錯”,無計劃易“出彩”
在周四的餐桌上,大家談到了張總的北園項目和濟南時報包版的問題。此前,Y總曾讓邵珠富拿出個計劃來,可能因為我們是關系太好的朋友的原因,Y總擔心我拿不好計劃,順便自我解釋道:“凡事我都喜歡拿個計劃,哈哈!習慣了啊。”邵珠富解釋道,“拿計劃肯定是對的,不過拿計劃的確不是我的長項”。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以前的無數次策劃中,邵珠富也經常會拿出一些計劃來,但能夠執行的、并且執行得很好的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邵珠富是一個隨性的人,是一個感性的人,是一個計劃性很差的人。
Y總是個計劃性很強的人,在邵珠富看來,有計劃至少能夠做到不會“出錯”,而邵珠富是個感性和隨意性均很強的人,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感性和隨意導致的結果可能是經常會“出錯”,但也有可能會偶爾會“出彩”。好在,大多時候,當我“出錯”時,我周圍的人都能很快幫我糾正,但同樣好多的時候,一些好的、“出彩”的思路同樣也出自于我這樣一個經常好“出錯”的人之口,此時,大家又都紛紛會為我的出彩的思路而鼓掌而歡迎。事實上,在網絡時代的傳統化營銷中,一個“出彩”的活動和思路,有時勝過千萬個普通的、不太“出彩”的活動,因為它能夠達到一鳴驚人的目的。
這方面,用邵珠富經常舉的是一個來自《三國演義》的例子,就人才儲備來講,以曹操為首的魏國人才儲備不知道要比劉備的蜀國強多少,但在核心人才(即這里講的“出彩”)的比較上,劉備卻一點也不差,不論是“五虎上將”為代表的武將,還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文將,一點也不比曹魏差,所以總是“很有競爭力”。而在網絡時代,一個“出彩”的活動和策劃勝過千萬個“差不多”的活動和策劃,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想像得到,比方現在正火的“中國好聲音”,不論是贏利水平還是欄目影響力、美譽度,就勝過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欄目。
2、如果整體不如你,個體就要比你強
這是周四晚上給濟南教育電視臺營銷人員講課時邵珠富提到的,當時邵珠富提出了一個“不靠譜”的建議是:我們的欄目,不論是“招考直通車”也好,《養生活》也罷,其實都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要做得比中央電視臺的同類節目好,至少要比山東衛視的同類節目好,要更犀利。
在這個話題上,或許好多人不以為然,但事實上,中央電視臺和山東衛視的平臺比你好得多,如果你的節目不是比他們更犀利更具體更到位更落地,觀眾是很難注意到你的。這就牽扯到我經常給一些企業講的“不對稱戰爭”的營銷觀點:我整體可能不如你,但我個體一定要比我強。據邵珠富個人觀察發現,精明的企業其實好多都是這樣做的,別的切不說,就拿電視來講,湖南衛視的影響力整體上肯定不如中央電視臺,但當年他們打造的“超級女生”那可真的是萬人空巷;同樣,浙江衛視的整體影響力可能不如中央電視臺,但最近他們打造的“中國好聲音”同樣影響力也比中央電視臺同類節目強;類似的還有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等等。其實這些都是邵珠富“整體不如你,個體比你強”不對稱戰爭思路的具體體現。在網絡營銷時代,有時候你整體再強,如果個性不突出不明顯,往往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同樣,像中央電視臺這樣嚴肅的國家級媒體,連選個男主持人都要遵循“帥”“賣”“怪”“壞”等特點的前提下,這種“整體不如你,個體比你強”的思維,更應該是一些整體上弱勢的平臺考慮得最多的一個話題,而這種有個性的表現,也是網絡時代傳統化營銷必須具有的思維。
這兩天朝鮮的衛星上天了,引起了國際社會上的動蕩和不安,其實也是這種思維的體現:由于有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支持,朝鮮知道自己的常規武器很難和韓國比,而且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決定在非常規武器方面下功夫以實現突破。于是乎,一個衛星上天,讓自己在航天技術方面至少比韓國提前了“5到8年”(韓國人語)。
3、戰略是簡單的,要讓自己贏在戰術上
這也是周四下大雪的那天晚上,在濟南教育電視臺給他們營銷人員學習 時講到的一個內容之一。當時我就講到,不論是“非誠勿擾”也好,還是“超級女生”、“中國好聲音”也罷,甚至包括山東電視臺如的“快樂向前沖”其實都是極為簡單的。說到底,“非誠勿擾”就是一檔婚戀節目、“中國好聲音”就是一檔音樂節目、“超級女生”和“快樂向前沖”就是一檔比賽節目,規則簡單易行,但在操作上呢?卻一點也不簡單,這些節目往往憑借著主持人高超的主持技巧,要么將男男女女那些事抖落出來,要么就三大姑八大姨給召集過來,要么制造出各種傳說、話題和緋聞,總之一定要熱炒和炒熱,直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才算完。
現在已經不是80年代,鄧小平先生隨便在南部山區劃個“圈”,就能成為中國變革 開放的最前沿,就能夠大獲成功。現在理應是一個更講究戰術執行的時代,即便是你也到了南部山區,但現在這個時代“劃圈”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劃圈”、劃個怎樣的“圈”、“圈”里干什么,等等元素,才是主導“劃圈”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
4、似我者死,模仿是沒有用的
其實早在上半年,集團大規模地運動式地學習傅紹萬的書的時候,邵珠富就寫過一篇文章《似我者死,應該怎樣學大報》,當時還被集團領導給張貼到內網上,供大家討論。當時是說什么話的都有,但邵珠富敢打保票,我說的所有話都是從營銷的角度來說的,中間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其實,這里面真的就牽扯到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現在教育電視臺的朋友們把中央電視臺或山東衛視當成了自己學習的榜樣,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越學越糟,因為在營銷上,本來就是“似我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