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玩微信,一直用做朋友之間互通聊天,后來公眾號出現后,本人預感到微信 營銷 的價值,公司業務轉型微信營銷,也開始關注很多公眾大號,粗略一數大概有關注500多個公眾號,總體來說現在微信上活躍的公眾賬號類別有三類:名人,草根、企業。名人微信公眾號基本以廣播功能為主,雖然有時候也會有一些互動,但是一看就是隨便設定規則自動回復的,而且不是用微信開放平臺接口做出的智能機器人做的回復。感慨名人把微信當成微博,用戶體驗極差,微信某員工私下對我講楊冪的微信公眾號有超多屌絲每日 發送求愛消息,楊冪卻從未回復,不知道那些屌絲的心情何如;而微信草根大號的主要生力軍來源于微博草根博主,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在微博浪潮中賺得了金子,所以奮力撲向微信也不足為怪,總體來說草根大號的玩法是以內容推送為主,他們在微博上玩通了用戶對內容的偏好,發送的內容很ok,配合各個大號之間的內容承載頁互推(此功能11月末被微信封殺),粉絲量最高的已經有100多萬了,他們的玩法還是內容取勝,微信也需要草根大號貢獻內容,填充除了用戶通信聊天以外的閱讀需求,暫時盈利模式為直發群發廣告信息給粉絲,收費很貴,比較粗暴,發一次掉粉很嚴重;企業公眾號現在玩的好有星巴克,招行等,思路基本以發送促銷信息為主,偶爾搞一些小互動(諸如星巴克自然醒活動配合線下消費等),在這些企業賬戶中,筆者最愿意提到招行,可以說招行是最懂微信營銷的,最開始做的愛心漂流瓶活動,極大的傳播了招行的品牌價值,更給招行增加了幾十萬粉絲,最近招行又對微信接口做了深度開發,推出了微信查余額服務,極大的引領了微信營銷的浪潮。企業有利益驅動,相比草根大號又不存在資金限制,花幾十萬能得到幾十倍的營銷效果,在微信上理應付出更多,做的更深。
名人做自媒體,更多的是聚集已有粉絲,獲得更多曝光;草根做微信的目的自然不用多說,微博賺了錢的草根,相信微信自然也能賺錢;那企業做微信的價值在哪?毋庸置疑,肯定是品牌傳播促進 銷售 ,具體怎么個品牌傳播法子?怎么促進銷售法子?和微博營銷又有那些不同?
之前看到某知名IT評論人抱怨收到的企業品牌微信公眾號消息不是發促銷信息的,就是發新品推薦的,用微信加了品牌為好友,被貼上了“推送信息”“被騷擾”和“沒什么用”。而品牌商和營銷組織普遍認為,微信營銷很有效,能夠讓用戶主動關注,并且能夠“很精準”地推送信息,信息到達率100%,很少有CPM成本這么低的渠道。
一種成功的營銷方式,一定要讓品牌商和消費者都開心,都樂于從中獲利。而目前的微信營銷方式,似乎達不到這個標準。那品牌商為什么會很喜歡這種方式?
企業公眾號現有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漂流瓶、搖一搖、位置簽名、二維碼、開放平臺、公眾平臺、語音信息、圖文信息幾種方式,這些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特別適合“推送信息”。相比微博,相比品牌官方網站,微信太好了,引用某知名IT評論家的觀點:
1、品牌商的信息一對一發送,給人“專享”的感覺。比大眾媒體的感受要好。
2、信息足夠精準。100%的到達率,而且每個人都是主動看的(包括漂流瓶也是自己撈上來的)。
3、用戶看到信息的界面純凈度夠高。品牌商早就受夠了自己在微博上發的信息,實際上是跟黃色笑話放在一條時間線上展示的做法了。微信多好,一個界面,只有你的信息和用戶的手指頭。
4、還可以不花錢,哪里去找比這個CPM成本更低的渠道啊?
5、多媒體讓營銷看起來很洋氣。
6、結合地理位置,很多花樣可以玩。
7、品牌商要做的事情很明確也很簡單,讓用戶感興趣加好友,然后整理內容定期推就好了。
除了這些,已有的傳播思維定式也是品牌們喜歡微信營銷的主觀原因之一。品牌商早期通過傳統媒體做營銷,效果根本沒法檢測。后來出現互聯網后,可以做數據分析,但是看不到互動信息,消費者對品牌的喜好和建議,無從采集。所以當SNS和微博出現的時候,品牌商們趨之若鶩,紛紛開設微博賬號,設立品牌主頁,希望在那里能夠和用戶建立關系。而建立關系的最終目的,很遺憾,還是推送信息,讓自己的信息不斷被用戶在時間線上看到。后來大家發現,好幾年了,品牌商還是沒有找到在微博上靠譜的玩法。原因呢?他們習慣了站在高處,對著下面的粉絲說話。相反,他們沒法習慣在微博上謙卑地進行所謂“互動”。
當既能“精準”,又能“互動”的微信出現后,品牌們開始找到了自己順手的營銷渠道了。不過,“精準”說的是推送的目標有列表,“互動”說的是“能說上話”,是單向的。
不過在實際傳播中,品牌商要注意:
消費者認為“精準”是“我需要的時候你給我”,而不是“我關注了你你就可以給我”;
消費者認為“互動”是“我有需求你給我反饋”,而不是“表面機械互動”。
這是為什么?這是由微信的特性決定的,微信最核心的定位是溝通工具,朋友與朋友之間溝通的工具,既然是朋友與朋友,那肯定是有問必答,試想若你問了一個朋友一個問題,而他3天甚至1年都不回復你,你還覺得他是朋友嗎?肯定影響關系,甚至果斷拖黑了。在微信上,用戶希望平等,而不是微博那樣單向關注,微信用戶希望大家直接能夠有溝通。這也是微信產品的初衷。
微博以中心化為主線,主推名人和大號,用戶關注的維度有兩個:博主和內容,二者的權重比例為99:1.微博上的用戶是很幼稚的,舉例來說,某明星說今天晚上吃了烤全羊,好開心,結果下面評論轉發就幾千條,而某大品牌市場總監總結出的微博營銷十大準則,內容叫人稱贊,轉發卻不足2條。微博呈現45度仰角傳播,而微信去中心化的產品設計,更重平等交流,并且在內容傳播上毫無優勢,就算稍有可能擴大傳播幅度的朋友圈分享功能,近期也被微信之父張小龍給封殺了。所以微信營銷不應該以簡單的推送信息為主,而要做到粉絲互動和精準推送。否則只會讓更多的用戶取消對品牌微信號的關注。品牌商要推送信息,而消費者其實不希望收到傳單。微信營銷需要創新,需要在找需求和互動上多下功夫。
那微信營銷應該怎么玩?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微信營銷和微博營銷實操層面的不同點
二,微信營銷開展的步驟
三,微信營銷需要企業準備什么,涉及到那些技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