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登與方達是一對姐弟,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被壓在同一塊樓板的兩端,撬一邊就會壓另一邊。萬般無奈之下,徐帆扮演的母親選擇了救弟弟方達,并從此失去了女兒方登。直到32年后,汶川大地震發生,長大成人并且事業有成的方達隨唐山救援隊來到災區,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救援間隙,方達和伙伴坐在挖掘機上談論起自己的斷臂,說起唐山大地震中姐弟離散的故事;同樣坐在旁邊休息的王登(就是方登,隨養父改姓王)意識到,她離散了32年的親弟弟就在眼前。
電影中,這一幕姐弟重逢的情節雖然有過于巧合之嫌,但毫無疑問,這是整片中分外溫情和令人激動的一幕!方登與方達重逢的畫面背景,正是中聯重科的挖掘機!在如此溫情的畫面中,連冰冷的重工機械也多了一分溫暖的色彩。在各種災難中,平時笨重冰冷的挖掘起重設備則發揮了巨大的價值,而中聯重科選擇產品品牌植入《唐山大地震》,想要的就是這種充滿溫情的品牌感覺。 》》詳情
對企業來說,品牌的營銷推廣無異于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來自其他品牌的激烈競爭,還有注意力分散、對一切淺嘗輒止并且日益挑剔的受眾。在這場戰役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以內容產品為兵刃,通過娛樂化的傳播方式攻破受眾的心理防線,拉近距離,營造獨特而專屬的品牌體驗。
然而,究竟該如何處理品牌與內容的關系?如何最大化地實現品牌傳播效果?如何與品牌整體戰略相匹配?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品牌內容營銷之戰的戰術思維。 》》詳情
業界關于內容營銷品牌植入方式的分類,有從聲音和視覺上來界定的,有從情節、背景、道具等操作手段上來界定的,還有的是按照媒介的不同渠道來界定的。但是綜觀內容營銷的發展,消費者通過內容產品的表達同時接收關于品牌的信息,而品牌傳播是否能夠準確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容載體自身的質量。但是如果不考慮內容產品本身的質量,品牌與內容產品的結合程度會直接決定品牌傳播的效果。
隨著內容平臺提供的娛樂性與品牌植入的商業性之間關系微妙的變化,品牌與載體之間的關系有的若即若離,有的密不可分。按照品牌介入內容產品的程度深與淺,我們暫且可以將內容產品與品牌傳播分為幾種類型,以幫助企業廓清內容與品牌的結合程度所帶來的不同效用。 》》詳情
所謂“品牌內容營銷”,就是以節目內容(電影、電視劇、電視欄目、網絡視頻、音樂電視等)為載體,在節目內容中注入品牌DNA,將品牌質素與節目內容深度結合,融為一體,并輔之以一整套的營銷動作,作出的一次全方位立體式的營銷攻勢。
有人通俗地稱之為“植入式廣告”,但是很顯然,這種說法不能涵蓋品牌內容營銷的全部。品牌內容營銷(植入廣告)被簡單的理解成了“植入”“置入”——這是個一次性的簡單動作。在這種簡單理解下,一個本來成體系的營銷方式,變成了一個簡單的廣告動作,沒有了對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等品牌DNA的分析與解讀,以及在這種分析與解讀上再去尋找與節目內容完美結合的設計方案,更沒有一系列的營銷動作與之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