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年底的盤點,年初的預測,都像每一年的春晚一樣必不可少。盤點,總結經驗,讓我們看自己更清楚;預測,判斷形勢,讓我們看未來更清楚。
這個預測,在2012這個“特殊”的年份里,顯得尤其有趣。關于瑪雅末日預言,有一種說法是在2012年世界將毀滅,黑夜降臨以后,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不知道是不是受末世情結的影響,2012的全球經濟也一路走低,寒氣彌漫。國外市場萎縮,國內一片通脹之聲,歐洲寒冬,美國冷冬,全球都處嚴冬,國際食品企業都忙于轉型調整。在如此寒冬之下,中國食品企業應該怎么辦?
“善戰者,求之于勢”,洞察趨勢是 企業戰略 的首要問題。2012年食品行業的 營銷 可以總結為以下六大趨勢。
趨勢一:重視戰略新品打造
在與許多企業家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一個共同點:在信息時代,雖然營銷手法的花樣繁多,但同時也基本上毫無獨家秘密可言,營銷手法更趨向于公開化和同質化,想出奇制勝難上加難。這讓很多企業紛紛回頭反思什么才是競爭本質,從過往的成功中借鑒經驗。
在今天,面對不容樂觀的宏觀經濟形勢,沉迷模式、偏信定位、妄求多元化發展等等浮華的營銷手段都開始失效,只有從產品發力,踏踏實實圍繞一個戰略核心,打造并成功運營自己的戰略型新品才有出路。戰略新品是所有的成功者共有的一個最重要的基因,只有持續不斷的戰略新品的運營成功,才讓所有行業領導型企業能夠活得很好,才能領先市場,才能利潤豐厚。
趨勢二:構建全產業鏈資源優勢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費用的擠壓,讓企業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業開始整合資源,布局全產業鏈。中糧依靠資源優勢做全產業鏈,就是一個成功的范本。我們服務的客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做芝麻油的從芝麻種植到深加工產品,肉食行業從飼料開始到自建終端,電子商務自己做物流,都無不如此。所有企業都應該立足自身資源,進行整合,盡量構建產業鏈,將市場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非常看好以農業為依托的大食品產業。這個行業有著長足發展的底力,在危機來臨的時代,尤其顯得可貴。
趨勢三:更重視食品安全訴求
回顧2011年,接連上演瘦肉精事件、塑化劑風波、山西老陳醋勾兌傳聞、速凍食品病菌門、可口可樂中毒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對企業品牌信任極度脆弱,對于食品行業、企業品牌的發展都極端不利。
有眼光、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在源頭上預防問題,另一方面,也更重視食品安全的訴求,加大宣傳力度,以此重建品牌形象,重拾消費者信心。
2012年,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將漸被提上日程,就像我的新書《企業的道德血液》所說的,在一個危機時代,道德不僅僅是良心問題,更是一切偉大企業的核心戰略,只有流淌道德血液的企業才能真正源遠流長,成就偉大。
趨勢四:渠道分布從大而全到小而精
不斷上漲的渠道費用,讓企業不堪重負,進商超等傳統渠道開始非常謹慎,轉而尋找新的、更獨特的、更經濟實惠的渠道。這個新渠道,不僅僅是靠發現,也靠創新和整合。
相比網店、電子商務的火熱,可以讓我們看到企業開始布局新陣地,一些線下渠道發生的改變則更加悄無聲息一些。比如旺旺,選擇不進KA,而是深耕渠道,著力布網,整合了一個城市所有的便利店、社區店資源,繞過二批商環節,直接供貨,大大降低了渠道費用,而取得的效果一點都不小。像旺旺這樣的小而精的渠道模式在2012年將是大趨勢。
趨勢五:新興媒體的運用更普遍和成熟
這些年,企業的廣告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限娛令”、“限廣令”更讓電視廣告投入雪上加霜,傳統媒體威力下降,新興媒體的作用不斷攀升。
新人群、時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費群,這個群體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為超級終端,手機、電腦是他們最頻繁的接觸信息、聯網互動的手段。企業在新興媒體上的運營會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等手段的運用至關重要。
趨勢六: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兼并等更加頻繁
2011年,大批中小企業倒閉,不少存活的企業產量也大幅削減,行業洗牌、企業整合在所難免。百事可樂裝瓶廠打包給了康師傅,雀巢收購了銀鷺、徐福記,達能酸奶在上海的工廠則停產進行業務調整......在新的一年里,企業間的聯合、重組與兼并將更加頻繁。
總體看來,傳統的營銷手法的效用日漸削減,而新思維、新方法已經開始顯現。2012,年,如果企業們能審時度勢,抓住機會,必能快速轉型。關于瑪雅預言,也有另一種理解:2012并不意味著毀滅,而是舊紀元結束,新紀元開始。對于企業來說也是,熬過2012的寒冬,必將迎來新世界。